词条 | 论时间与能量的关系 |
释义 | 简介《论时间与能量的关系》是由赖仲达所写,是以时间就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为基础的。 正文大爆炸是宇宙的奇点已流传甚广,这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埃尔温·哈勃、还有史蒂芬·霍金所做出的。也有人对它进行过批驳,如稳态理论,但其理论的结构本身就违反了某种定律。现如今,又有平行宇宙碰撞之说来反驳宇宙大爆炸的各种悖论,使得宇宙大爆炸的观念开始有所动摇。其悖论并非是否定大爆炸(如我的),而是说明:大爆炸绝对不可能像其戏剧化的三幕曲那么简单,其悖论特别说明了这一点。且由于现发现的“时间就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所推理出的种种预想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一、关于奇点的悖论以及时间性质问题 我们所知,根据宇宙膨胀理论,可追溯到约一两百亿年前,那时不存在时间空间概念,只存在一个奇点,能量等于无限大。这个奇点忽然爆炸,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忽然爆炸。在爆炸过后1秒,温度大约下降到一百亿摄氏度,而后残存下的反粒子与粒子互相湮灭,仅剩的一点粒子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聚集,形成行星,行星后,形成卫星……最终就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这是宇宙大爆炸的三幕曲。而根据奇点定理,这个奇点必须存在,哪怕它不是宇宙的创始———这也是宇宙间最神秘、天体物理学家苦苦追寻的一个迷题。 传统的爆炸,其实就是将一个引爆物炸成若干份,无论任何爆炸都是一样。我们假设奇点真像我们所推理的那样,能量等于无限大,待它爆炸后,根据以上的推理,它将会分成若干份。而无限大的能量无论分成多少份,每一份的能量还是无限大,这就是说,大爆炸后与大爆炸前能量不会变化。而我的这个推理与传统观念,大爆炸后体积扩大,开始降温有所不同。这是悖论之一,这个悖论让我们联想到平行宇宙理念,可能我这个观念会支持弦理论———或许奇点的能量根本不是无限大,而是两个平行宇宙碰撞的爆炸。 若根据以上的推论,大爆炸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每份的能量不等于无限大,那就是大爆炸后,奇点被炸成了无限多份,那么,每份的体积就必须等于无限小,这样每份的能量就等于1。可这个1却是不存在单位的,因为无限大没有单位,这就是证明了一点,在无限大的能量情况下,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单位,也没有时间观念。 根据推论,也许可以解决大爆炸后为什么存在一致性———因为大爆炸后的“碎片”每份所占的能量都是1或无限大,但是悖论原因,大爆炸的三幕曲不可能实现,这是违反常理的———在没有时间空间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一个奇点,这是一致性不可能做到的。 假定平行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的起源,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时间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物理性质吗?答案是。众所周知,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多或者减少,只会不断转换着,或多或少;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各种反应就是时间的过程———因而时间就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设想你拿起一枝笔这样的事件,当你拿起时,势能增加,原势能x增至y——时间流逝,当笔放下时,势能从y降至x,总过程可表示为x———y———x,但这只是一个大体的过程,前x与后x并不相同,因为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能量,该事件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不与之前相同,那么我们就说是时间流过。或许根本不存在什么时空原子,在该事件中根本没有时空原子相碰撞的效应。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能量可揭示出时间无法倒流,未来宇宙的能量不可能与过去宇宙的能量完全相同。这也是质能方程所揭示的道理。 爱因斯坦意识到时间是一维,三维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即四维。而简的来说,四维空间就是三维空间中有时间流过(即能量流过),该能量是变化着的,所显示出来的时间性质就称作时空。不存在能量或者该空间能量根本毫无变化只是恒定的那么就表示该空间不是四维的。而三维空间一般不显示出能量的变化———这是按照爱因斯坦三、四维是联系在一起而得出的结论。因而黑洞是三维的而不是四维的。当光越过事件视界就不存在了,因而三维只是一种推理罢了。人一旦进入三维过后不存在了,或者说与三维空间互相湮灭。 可以利用上述结论来解释一些问题。 钟慢效应,一个物理学家绝对不会陌生的效应,时钟在高能量时会出现变慢现象——或者说在高能量时时间会出现变慢现象,依照传统的解释论,原因是高能量会使光波的频率变大,每个波峰之间时间间隔变大,时间变慢。而根据时间是能量不断变化着的结果,则会大有所不同:钟表是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指针作定向运动。但所在空间一旦出现了高能量,该能量会对做定向运动的指针产生阻力,使指针变慢——就好像时间变慢了一样。所以钟慢效应其实只是两股能量之间的作用力罢了。 任何力的作用都要有另一股力的作用,一个铁球不会白白地滚动,之前必然有一股力推动它,由此一直追溯下去,一直追溯到大爆炸时——有人说大爆炸是第一推动的结果,根据之前的推论这第一推动也要有另一股力的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第一推动不成立,宇宙或许就是无限的,大爆炸或许真的只是两个平行宇宙碰撞的产物。 关于平行宇宙,有很多种解释,或许存在许多个‘我’,这些‘我’或许就存在与平行宇宙中;这跟返回过去没什么两样,过去也有一个你,你返回过去,在过去中就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你,效应也一模一样的你,而这两个由于效应一样,则会互相抵消,因而它们只能出现在平行宇宙中。根据平行宇宙的另一种理论,这两个宇宙或许在某一天相撞,产生大爆炸,各向双方倾泻大量物质,互相抵消,产生巨大的能量,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样,这些能量应该至今还在,不过温度已经降到了绝对温度高几度,或许就是暗能量。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论,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也未可知。根据弦理论,有许许多多层宇宙排列在一起,交织在一起,他们之间必然有一定的作用力——或许很大;宇宙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一个星系或许就相当于一个原子,那么相对于它的平行宇宙亦有正负两极,无论是同极相斥的斥力,还是异极相吸的引力,都可造成星系快速飞移的现象—宇宙膨胀现象。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 假定我的理论正确的话,宇宙将会在某一天再次发生大爆炸;有无数个平行宇宙与其排列在一起,之间有强大的引力和斥力控制其的运动,平行宇宙理论告诉我们:两个相对在一起宇宙碰撞是有周期的;也或许无数个平行宇宙都是在旋转,之间某个宇宙因引力问题旋转过快与其他宇宙产生碰撞……这都是有可能的,不过究竟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至今还没能解决;关于平行宇宙,有很多种理论,都是有可能的,不论我的理论是对是错,关于平行宇宙的探索不会停止。 让我们再将思路放在时间(能量变化)上。依照前面的理论,时间———不断变化着的能量。我们假定一个事件,“跑100米用时15秒”这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时间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其不存在时间这种物质,因而“秒”这种物理量只不过是一个定义罢了。你可以定一秒为一秒,亦可定两秒为一秒,但总体来讲,“跑100米”和计时器上的15秒都相同为15秒(定义),那我们可知,钟表能量变换了十五次,每一次为一秒,每一次为一秒(定义),能量平均值为x,而跑步中,能量变换是无序的,平均15次,得出y一定大于x。但其速度增加,质量增加,其能量必然增加,以此来说,y则会大于x。我们可得出,y与x的速度、质量比V1/V2、M1/M2,可得能量比 y/x=(M1/M2)·(V1/V2) 即:若控制其速度与质量,其二者能量相同。我们亦可得出,二者是互相作为其参考系的。由于两者都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且显示出时间的性质,我们可以称其为“时间比”。一物质必须以其参考系为标准才能看出其物质时间(能量变换)的性质。 我们可以一事件作为解说,设一台电视正在放映,但若不存在一个钟表作为参考系,那么你永远不知道现在的时间是多少(或者说过去了多少时间)。因而时间永远是相对的,亦可说能量变换永远是相对的。 由此可得出结论:“跑100米用时15秒”的定义是跑100米能量虚(由于秒只是个定义)变换了15次。但作为其真实变换15次的参考系钟表具有相对意义。 我们假定宇宙是无限的,时间即永远是变换着的,任何一种时间变换都需要能量,而宇宙无限论却不符合奇点定理,宇宙必需有个开端,我们只能设宇宙间存在着一股能量,永远支持着时间变换,我们可以推理出这个能量的存在:假定一个物质不再运动,连粒子都停止运动,那么这个物质时间即不再变换,能量为零,即时间停止时物质能量为零,由此可得出物质运动时(时间流动)存在一股能量支持它运动,这股能量造就了真空零点能的来源。由于时间(能量变换)充满整个宇宙,那股能量亦充满整个宇宙。在那股能量聚集的地方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黑洞。但由于宇宙过大,那股能量只能维持宇宙间的粒子做不确定性运动。那股能量还造就了暗能量和宇宙常数的来源。 由于时空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所负载的空间,传统的时空理念有些不符合我们的‘时间’解释论。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该方面的问题。 二、宇宙演化以及之过程 根据以上结论。 我们已知,若带入‘时间就是不断变化着的能量’观念,时空可解释为‘一个永远存在能量密度的空间’,一个时空中的能量密度永远不会小于真空零点能的能量密度,因而时间是永远前进的。但亦或许存在一个能量密度小于真空零点能的空间,该空间能量静止,可视为四维穿越的一个小小的洞(虫洞),但这必须也把时间解释为一个空间,这样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低于真空零点能的空间而发生逆转,但这几乎已被否决了。时间在物理学中只是一维,它不具备空间的概念,一根时间轴只能往一个方向前进,并以无序度的增加。 广义相对论把时空解释为一种随物质质量增加而其曲率增加的引力场,光通过该引力场会发生曲折现象(光偏折)。但在能量理论(我的理论)中,情况会大有所不同:时空中积聚着大量的能量(随时间而变化),一个强引力场可将整个时空弯曲,能量随着场弯曲而弯曲;但真空零点能是绝对存在的,即使在没有物质的空间。那么,即使时空平坦,照样有最低限度的时间流过,该时间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引力场几乎没有,时空不翘曲,但仍有能量的作用,这股能量作为一种单质而存在。(这种单质我把它叫做能量弦,它是时间的基础)但我们无法严格的限定一个空间完全没有质量存在,能量与质量是一体化的,时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时间的效应其实都是叠加在能量弦上的能量变化,它不会增加,没有维度的效应,但整个宇宙中,除开或许可能存在的虫洞,都应有能量弦的存在。而能量弦上叠加的的能量变化即可得出:每一层能量变化都是一种类似弦片状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弦。每两片弦都是互相转化的,这种性质亦是时间的性质(因此我才把支持所有弦运动的最基本的能量叫做能量弦)。每个弦片其实都是三维的,它们交织在一起,在能量弦的推动下而运动。设想一个铁球,若不存在能量弦则它完全静止,此时就是一个三维的弦片;在能量弦的推动下该铁球开始运动逐渐转化为四维的——因而时间亦可解释为无数三维的、交织在一起的弦片在能量弦的作用下而互相转化。 依照我的理论,很轻易的就可看出宇宙演化之过程:由于宇宙的膨胀性,我们可得出在宇宙婴儿时期时,几乎没有什么物质,且密度很小;这样能量弦可满满地充斥在宇宙当中。当时宇宙中只存在一点点物质,或许在某种条件下,宇宙间的能量可增加与物质上,则物质逐渐增多;可根据质能守恒定律:宇宙间能量是不变的,但过去宇宙间的物质多于现在宇宙间的物质则只能证明其增加而又不能违反能量守恒。这样只能得出,物质的增加,其原因或许是能量转换为物质的效果。而依据我的理论,宇宙奇点究竟是什么摸样的还不清楚:由于宇宙有一种“未婚先育”的悖论,且大爆炸奇点又太过于戏剧化,我们可得出或许大爆炸根本不是宇宙的奇点,只是一次巨大的爆炸而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