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采用市政新技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创新型、环保型、知识型的现代化绿色市政设施体系,实现市政设施低碳化布局,同步实现市政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保障城市安全。
让建设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城市与大自然共生。道路、竖向设计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破坏主要的生态系统和碳汇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特别是城市建设之后不影响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量。
采用“井”字型快速路网,由高、快速路承担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并建设慢行系统,提供方便、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
构建多层次蓄水系统,减少开发对地表径流的影响。雨水调蓄以补给河涌;构建地块蓄水池、小区水塘、城市湖面三级蓄水系统;水系从中心区穿过,串联主要功能节点;建筑屋顶、道路雨水收集综合利用。
建设两套供水系统,即净水系统、回用水系统,回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目的在于节约水资源。此外,工业用水优先采用回用水。
推广太阳能及其他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分布式能源站、新能源开发与智能中压电网有效融合,实行分价错峰用电,并在技术允许时将用户端富余电力上网出售,实现配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站的互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建设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现代网络通信系统,实现光纤入户。
在主要道路下布置和预留地下干线综合管廊,收容地下电力、电信、供水等管线,同时适当布置和预留地下支线综合管廊。
在绿廊里集成“污水厂、再生水厂、220kV变电站、垃圾转运站”基础设施,并实现公园化;污水处理构筑物全部采用地下式设计,上部覆土绿化,以保证厂区变成城市花园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