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余庆 |
释义 | 陆余庆,唐诗人。吴县(今苏州)人。陆元方从父陈右卫将军陆珣孙。方雅博学,举制策甲科,补箫尉,累迁阳城尉。武后封嵩山,以办具劳。擢监察御史。圣历初,灵、胜二州党项诱北胡寇边,诏余庆招慰,喻以恩信,蕃酋率众内附,迁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久之,封广平郡公,太子右庶子。后迁大理卿,终太子詹事。谥曰“庄”。雅善赵贞固、庐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余庆才不逮子昂,而风流敏辨过之。中宗朝,悻臣贵主斜封大行,余庆独能以道自持,讫无诲尤。 陆余庆子,名失载,武后时在世。曾作诗嘲其父。诗云:“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词颂,十日判不竟。”史载,“尝命草诏殿上,恐惧不能得一词,降左司郎中。”据此,“嘲父”之说恐非子虚乌有。关于陆余庆子之名,有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记余庆二子,一名珙,一名鉴,未知孰是。《全唐诗》收陆余庆子诗一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