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厂头村 |
释义 | 厂头村位于贵州省兴仁县下山镇西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总面积9.7平方公里,村境内现已建有荣阳、长顺、富兴祥3家大型煤矿企业,另外还建有萤石开采企业1家、萤石浮选厂1家。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巧借下山至放马坪公路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和村境内煤炭、莹石、锑、铁等矿产资源储量很大的资源优势,以人为本建设“工矿型”新农村,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子。 规章制度2006年,厂头村被州委、州政府定位为“工矿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州级示范村。以此为契机,厂头村党支部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为载体,调整充实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5岁,初中以上文化的增加了3人,年龄文化结构趋于合理;严格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全村37名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农村适用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加强对党员的培训,采取设置法制宣传栏、邀请上级到村宣讲、以案释法、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各种会议组织学习等方式加强干部队伍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致力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明显体现,全村党员不仅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自觉交纳党费,按时参加组织生活,而且还充分发挥“双带”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在生产一线、工商业领域、青年、妇女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将那些文化水平高、作风正派、乐于奉献、勇于进取、热心公益事业的同志吸纳到党员队伍中,使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 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厂头村党支部还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民主选举、党员学习、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联系户、党员集体议事等制度,推进基层党内民主集中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做到有章理事、照章办事,更好地服务群众。 最新概况厂头村新一届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依托煤炭开发,调整工作思路,明确近期目标,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率领广大群众在小康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据统计,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850元已增至目前近3000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级集体资金积累已达12万元,而且该村还理顺了村300余亩集体林场的承包机制,15年后能为村积累资金15万余元。村党支部利用村积累资金11万元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及附属设施,党员有了固定的“家”,为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村支部还利用到煤矿争取的赞助款和村积累资金共计9万元,为村小学新修了教室、平整了操场、赎回了学校过去出卖的1栋宿舍楼,同时还积极争取县检察院和镇政府出资近4万元,砌筑了学校围墙、修建了篮球场、装修了学校大门。 村党支部在工作开展中一切为了群众,争取镇有关部门支持火工材料,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通了独汆4公里的通组公路,实现了该组群众多年来的通路梦想;由村规划宅基地,动员30多户地质灾害群众搬迁到了安全地带。同时,村“两委”还注重文化卫生等方面社会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曾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文明村。 厂头村党支部书记喻定祥说:“党支部就是要为群众办事才设的,所以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采,厂头村环境破坏严重,致使群众和矿方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种状况,村里将矿群矛盾的调处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村党支部成员带领村矿群矛盾调处委员会的同志经常深入矿区、深入群众之中,积极主动进行协调、沟通,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目前已解决了矿区34户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农户房屋搬迁的问题, 落实了11个村民组群众的生活用煤问题,成功调解了28起煤矿用地及土地损害纠纷,调处拖欠矿工工资纠纷2起。同时,村支部还争取县煤炭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强对村民的煤矿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剩余劳动力进矿务工,进一步拓宽村民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 为方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村党支部争取县远程办支持,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接通信息高速公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经常收看科技、法制等方面的知识,并用于新农村建设,如今一个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和谐民主的“工矿型”新厂头村正在形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