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佛祥 |
释义 | 鲁佛祥(1902-1994) 鲁佛祥,上海市劳动模范。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民国36年来上海在一家钢铁厂工作。上海解放后,1953~1958年,在上海第二钢铁厂先后任技师、车间主任、副总机械师等职。195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领工人积极开展技术革新,5年内解决了生产关键问题100多个,重要的革新创造几十项,为国家节约60多万元。1953年7月,上钢二厂线材车间的73号大齿轮爆碎,他积极提出建议,带领职工奋战17天,提前2个半月恢复了生产。1957年春,他提出在轧钢机上装1只24吨的大飞轮,以提高马达利用率,提高轧钢产量的革新建议,使车间班产量由160吨提高到300吨。同年,他又进行“轧钢机开放十三道”的革新,创造出“外八心、里四心”的梅花头,解决了开放十三道的关键问题,提高了轧钢产量。 1959年,鲁佛祥调上海市冶金建筑安装大队(今为上海市冶金建设公司)工作。1959年4月,在上钢六厂轧钢车间的安装工程中,他先后提出15项革新建议,加快了施工进度。他带领工人为上钢二厂的扩建、上钢三厂中板车间65吨减速箱的抢修、上钢五厂1500立方米氧气站安装以及为1960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废寝忘食,奋力拼搏,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解决了生产中的一道道难题。他的顽强拼搏和献身精神被誉为“钢人”,成为冶金战线的一面红旗。 1950年起,鲁佛祥先后7次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大会。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和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政协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