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治县
释义

长治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为全国人口密集县份。行政划区设置6镇5乡,254个行政村。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小。县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8693万立方米,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浊漳河,属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储采量5950万立方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煤海铁府麻乡”之美誉。

中文名称:长治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韩店镇等

政府驻地:韩店镇

电话区号:0355

邮政区码:047100

地理位置:上党盆地的中心

面积:483平方公里

人口:32万

气候条件:寒温半干燥区

著名景点:八寺塔, 五凤楼等。

火车站:长治火车站

车牌代码:晋D

行政区划

长治县辖6个镇、5个乡:韩店镇、苏店镇、萌城镇、西火镇、八义镇、贾掌镇、郝家庄乡、西池乡、北呈乡、东和乡、南宋乡。 长治县位于上党盆地的中心。

历史沿革

春秋时为黎侯国,西汉置壶关县,属上党郡。东汉末为上党郡治,晋初因之,后废。北魏太平真君年间为上党郡治,未置县。隋开皇中年置上党县,唐、五代,宋、金、元均称上党县。隋大业初年仍为上党郡治。唐为潞州治,宋为隆德府治,金、元为潞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上党县废入潞州,嘉靖七年(1528)析置县,称长治县,为潞安府治。清因之。民国属 冀宁道,1945年10月解放后兼置长治市。1958年10月长治县与潞城县合并为潞安县,后又并入长治市。1962年于长治市南部设长治县,属晋东南专区管辖,1971年县领导机关由长治市迁至韩店镇。1983年划归长治市管辖。

1997年,长治县辖4镇16乡:城关镇、苏店镇、荫城镇、西火镇、西故县乡、赵村乡、郝家庄乡、司马乡、高河乡、东和乡、贾掌乡、南宋乡、柳林乡、北呈乡、八义乡、王坊乡、东火乡、师庄乡、西池乡、屈家山乡。县政府驻城关镇。(254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治县总人口323236人,其中:城关镇38127人、苏店镇30995人、荫城镇29696人、西火镇18054人、郝家庄乡19718人、高河乡13790人、司马乡11283人、贾掌乡16396人、西故县乡11945人、西池乡12275人、柳林乡10410人、北呈乡22645人、东和乡14404人、屈家山乡6721人、师庄乡6177人、八义乡18983人、赵村乡9496人、南宋乡8226人、王坊乡15921人、东火乡7974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长治县常住人口达到340963人。

域内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5个乡:韩店镇、苏店镇、荫城镇、西火镇、八义镇、贾掌镇、郝家庄乡、西池乡、北呈乡、东和乡、南宋乡。

自然地理

地理地貌

长治县位于长治盆地东南部边缘。东与南部均系山地高原,占全县面积三分之二左右,原面平整,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以老雄山为最高,海拔1419米。西北部为平川,是主要农作区。

主要河流

县内水源较缺,主要河流浊漳河的支流淘清河和荫城河遍布南部山地,出平川后沿西界北流入漳泽水库。

气候特征

长治县气候属寒温半干燥区,年均气温 9℃,一月零下6.2℃,七月22.9℃,年降雨量411毫米,霜冻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

经济发展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比上年净增54.6亿元,一年内增加了近一半的经济总量。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7.3亿元,绝对额增收17亿元,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7亿元,绝对额增收6.9亿元,总量及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4亿元,增长6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7.6%和18.3%

县内现有耕地36.56万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县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达242平方公里,储量34亿吨以上,素有“煤乡”之称。工业有电力、燃料、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原煤年产达200万吨。

交通运输

太焦铁路和太原至大口干线公路穿越西部,中部有长治至陵川支线公路纵贯全境,全县简易公路勾通所有乡镇,交通比较发达,有太长高速、长晋高速、长邯高速等,境内没有火车站。

名胜古迹

长治县名胜古迹颇多,较为著名的有南宋玉皇观、看寺、正觉寺、南王庆龙泉寺、东呈古佛堂、八义法云寺、李坊洪福寺、西火镇南大掌村天下都城隍、原家庄的东泰山庙和八义瓷窑遗址等。

八义窑址(第一批省保)

作者:山西省文物局 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时代:宋

地址: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

窑址分布在村北,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瓷窑已毁,地表可见残存大量白釉褐花瓷片,在一些暴露的遗址断面上可以看出瓷片、烧料等堆积十分丰富。50年代进行过调查发掘,共发现了18座瓷窑遗址,对采集到的瓷器和瓷片进行考证,确认窑址为宋代瓷窑。

从遗址上采集到的瓷片和出土器物来看,窑址烧造以碗、盘、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以玩具、佣、尊为辅。瓷器的釉色有红釉、白釉、黑釉、绿釉等。瓷器的花纹有划花、印花和剔花。尤其是该窑独特的釉上红和绿彩装饰堪称一绝。窑址生产的瓷器,品种多,釉色纯正,属北方磁州窑系。

长治县玉皇观(第六批国保)

作者:山西省文物局 来源:山西省文物局时代:元至清

地址: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

创建年代无考。据大殿正脊大吻、正门门扇题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五凤楼和东配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观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五凤楼)、拜厅、后殿;两侧有配殿、钟鼓楼。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五凤楼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方形,二层四檐五滴水歇山顶,总高20米。

凌霄宝殿为明清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献亭宽、深各一间,歇山顶,殿内设八卦藻井,四角柱为方形石柱抹楞,上雕有龙、花卉等。(山西省文物局)

玉皇观是长治县境内现存的最大的道观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观前有乐台;入观是五凤楼、钟鼓二楼和耳房;紧接着是献亭、东西配殿、左右斋房;最后是灵霄宝殿、二垛殿。整组建筑布局合理,富于变化。其中五凤楼和灵霄宝殿建筑最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像这样结构错综复杂,形体壮伟高大的五凤楼,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一在中国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于一般的五凤楼全国也仅10多个。(中国中小城市网)

长治县都城隍庙(第四批省保)

作者:山西省文物局 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时代:明、清

地址:长治县西火镇南大掌村

创建东汉,后历代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现存山门、戏台、献亭、正殿、夹殿、钟楼、鼓楼、厢房、廊坊、耳房等古建筑50余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正觉寺

在山西长治县城西北10公里看寺村。 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俗称大寺。东拱太行山,西临漳河水,古柏参天,殿宇巍峨,犹如山水画幅。寺始建于唐在和年间(827─835),宋、元、明都有修葺,现存建筑以后殿历史最古。殿内用方形石柱抹楞。檐头兰拱批竹昂,不施补间铺作,朴实而疏朗。梁架规整,结构简洁合理,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所少见。 (同程网)

东呈村古佛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祀之。元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三座殿宇均为五开间,悬山顶,檐下除柱头铺作外,各施补间兰拱一朵。前殿五铺作双下昂,后殿六铺单抄作下昂,南轩五铺作双抄,用材规整,制作工精,结构严实。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同程网)

炎帝遗址首阳山

首阳山又名羊头山,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的师庄乡境内,它西延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俗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说。羊头山高峻挺拨,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林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因主峰上有两塔如双锥直刺青天,当地人又称其为锥锥山。据北魏《风土记》一书中写道:“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山上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后汉书·王莽传》中记述说:“羊头之扼,北当燕赵”。羊头山从山腰到顶峰,石刻遍布。有石窟石碑,有石塔石树,有群体集合,有单个造型,大都为北魏时的古物。(中国中小城市网)

老雄山森林公园

老雄山,又称雄山,位于长治县南部,方圆六、七十里,海拔1419.5米,堪称上党群山之王。整个山势三峰对峙,雄伟叠蟑,象一条巨龙游戈在荫城、西火、南宋三个乡镇之间,据志书记载,其名就来之于“峰高山大,雄厚险峻”之意。雄山以松青柏翠闻名,每到盛夏,漫山青松苍翠欲滴,成千上万的蝴蝶在林间草丛上下翻飞。倚松而坐,静听习习松风,眼观蝴蝶起舞,另有一番情趣。如今的雄山,在当代劳动人民的装点下,丰姿更娇,已成为本县境内一个森林公园。山顶四季松青柏翠,山腰金秋五果飘香,山脚盛夏绿波涌动,沟壑常年涧水流淌。自古以来,当地居民就有盛夏携带野餐举家登山避署纳凉、消灾避邪的习惯。而今游山已成为人民群众文体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每逢五月端午节,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扶老携小, 纷纷而至。山顶上松林中,人流簇涌,歌声飞荡,笑语朗朗, 汇成一片欢乐海洋。(中国中小城市网)

特色旅游

旅游信息

长治县地处太行之巅,山西东南部,上党盆地中心,位于北纬35°—36°,东经112°—113°之间。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承接地。全县辖6镇5乡,总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高速公路北上省城太原200公里,南下中原郑州210公里,东进河北邯郸180公里。长治飞机场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太原等城市直航,太焦铁路横跨县域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长治县物华天宝、山川秀丽,自然风光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首阳山、黎都公园留下了中华民族祖先炎帝神农氏的足迹;天下都城隍、五凤楼、正觉寺、丈八寺塔、泰山庙、炎帝庙等一大批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呈现了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古建筑风格;西坡慈禧出生地、上秦娘娘院,解开了慈禧生平百年之迷;上党战役刘邓指挥部旧址、决死三纵队司令部旧址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永丰、荆圪道、东庄等一大批新农村典型,展示了新时期黎都儿女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历史悠久、积淀丰富的文化、文物、人文、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已成为长治县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省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长治县委、县政府也把发展旅游产业确定为强县富民战略,制定了“141”发展思路,即:围绕炎帝这个中心,着力打造名庙—天下都城隍、名楼—五凤楼、名人—慈禧皇太后、名山—老雄山四大品牌,依托长晋二级路、长陵公路,建设一条贯通全县的旅游交通道路。

自然风光

长治县是上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独特。这里既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的美丽传说,又是古黎国和长平之战的所在地。老雄山、首阳山、五龙山、五凤楼、天下都城隍、琚寨玉皇观、慈禧娘娘院、丈八寺塔、八义窑址、九江顶、黎都公园、北宋水库等名胜和景点,构成了境内特有的旅游资源。

地方特产

心水果茶

在当今市场数不胜数的饮料中,“心水果茶”以其极佳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成份,使它一打入市场便占有了一席之地。

“心水果茶”的厂家——长治神泉保健食品饮料公司位于长治县最南端的南宋村,是长治市境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全封闭式绿色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年生产能力2000吨。“心水果茶”是该企业与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的,适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饮品之一。系选用无污染的太行山腹地产鲜山楂(又名红果)、优质红萝卜为主要原料,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操作规程精制而成。经农业部食品质量中心检验,该产品含有丰富的山楂黄酮D—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锌铁等,不含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属纯天然果肉饮品,具有降血脂、健脾胃的功效。自投放市场以来,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

五和食品

“五和食品”是长治县“山西振东五和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系列:一是“青禾”牌豆制口、小杂粮系列产品。豆制品有素鸡翅、素虾米、豆丁、牛排香干等12个品种,以脱脂豆粉为原料,经过微粉碎技术加工而成。小杂粮以玉米珍珠粒、免淘小米为主。2000年4月该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二是“五禾牌”黑小麦系列,包括五禾富硒粉、快餐面、方便面、挂面等30多个品种。是以著名农业专家,“中国小麦之父”孙善澄教授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黑小麦为原料,添加太行山特有的山野菜、小杂粮精制而成。其中的“五和粉”以优质绿色原料基地提供的玉米、小麦、大豆、黍面为原料,经传统石磨加工、科学配制而成,它聚五谷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被食品权威誉为“食中极品”。2001年10月“五禾牌”系列产品中的低糖益智面、素容面在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加工包装展览会上荣获“中国绿色食品”称号。

高筋玉米粉

长治县北呈乡芸生粮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筋玉米粉是人们现代生活的择食新选。它跟小麦面粉一样可以包饺子、擀面条、蒸包子、烙烙饼,这对于吃腻了大鱼大肉、白面大米的城乡居民来说,无疑是粗粮细作、营养搭配、调节饮食的佳品。

该产品是北京科技大学玉米专家王福林教授潜心研究的结晶,其生产制作过程选用无公害无污染优质玉米,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玉米的分子结构进行局部修饰,使其得到适当调整嫁接,由此既保留了玉米原有的色泽、清香和营养成份,还在酶化过程中,生成了含硒的谷胱苷肽过氧化酶。而谷胱苷肽过氧化酶经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抗癌变作用。该项技术被芸生公司引进后,刚刚投产就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在2001年中国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产品”,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名牌与市场战略专家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优质产品”。目前,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均有定点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柳林陈醋

柳林陈醋是指长治县柳林村的长治晋享醋厂生产的“喜林牌”陈醋。该醋以优质高梁、玉米、小麦、小米为原料,以优质谷糠、麸皮为辅料,利用黎候岭甘甜泉水酿制而成。其特点:色泽乌红而澄清,酸绵而不涩,芳香而微甜,常湿贮藏,愈存愈香。内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糖类,具有调味、清食、防治感冒、健脾、和胃、杀菌之功效。对高血压、骨质增生、癌症、咽炎、咳嗽、脚气均有特殊的疗效,可谓一味调百味,百能克百疾。“喜林牌”陈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被评为“98全国名优农业科技产品交易会金奖”。系列产品有:特制老陈醋、小米陈醋、香辣陈醋、山西香醋、白醋等;酱油系列产品有:芝麻豆瓣酱、原汁酱油、香油辣酱。产品远销21个省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小北崖火锅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大酒店的餐桌上总离不了“砂锅”,砂锅炖肉、砂锅炖豆腐、砂锅炖排骨等菜肴颇受人们的喜爱。长治县东和乡小北崖村就是砂锅的主要产地之一。

小北崖村山沟里藏有一种独特的陶瓷土,用这种土烧制的砂锅黑黝亮晶,结实轻便,煮饭饭香甜,煎药药味浓。

明朝初年,这里砂锅生产就已形成规模,全村家家有人挖土和泥,户户有人脱坯捏锅,沟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烧锅窑。在上党地区,小北崖砂锅颇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的砂锅增加到20多外品种,年产量达20多万只,每年仅砂锅一项收入100多万元。全村有30多户农民到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摆摊设点直销砂锅。目前,这些小摊点全都有自己的专卖店,生意越做越大。

柳编

西池乡的柳编久负盛名,当地的农民用柳条编制的簸箕、圪栳是农家打场晾晒和汲水的重要工具,卜箩则是农家妇女放置针头线脑必不可少的用品。因此,当地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西池三件宝,簸箕、卜箩和圪栳”。

清朝末年西池柳编进入兴旺时期,那时这里家家有地窖,户户有编匠,从事柳编的能工巧匠成百上千,柳编工艺炉火纯青。所编柳帽、柳园等30多种制品细腻精湛,条纹均匀,色白如玉,泛光发亮,富有弹性,坚固耐用,干燥不爆裂,遇潮不变形,实为农家生产生活所必需,几百年来,走俏京、津、豫等地区,倍受客户青睐。

西陕韭菜

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生长的韭菜,根微红,叶嫩绿,闻之香味扑鼻,食之味纯爽口,十里八乡对其情有独钟。它的种植过程极为讲究,冬天施肥蓄根,出芽后定期施肥、浇水,拔掉全部杂草。然后,施一遍肥,浇一遍水,拨一遍草。因其施肥用的是农家肥,浇灌有专用水井,所以长出的韭菜叶肥茎壮,没有一根杂草,味纯不含一点异味。此韭菜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提神生津,滋阴补血,是缺铁性贫血病人食疗的最好蔬菜。主要特点是:清香味浓,营养丰富,食用时只沾面食不沾碗。西陕韭菜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

神农泉水

长治县神农纯天然山泉水位于本县西南部师庄境内。

这里有远近闻名的羊头山,又名首阳山。此山高峻挺拔,海拔1300余米,它西临长子南接高平,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木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山涧溪水长流。相传华夏始祖—炎帝在这里尝百草、识五谷、传农耕。公元477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在羊头山建有神农城,城下有神农泉。神农纯天然泉水就是利用此泉水加工而成。经鉴定此泉水属优质矿泉水,含有钙、钠、锶、锌、硒、重碳酸根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常饮能强身健体,久饮可延年益寿。

荫城铁货

长治县雄山脚下的荫城镇,因历史上生产的铁货曾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尼泊尔、不丹等十多个国家,而有“万里荫城”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荫城镇自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简单的铁业生产,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生产的铁货从各种兵器到生产生活用具多达197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当时以荫城镇为中心的周围上百个村庄,几乎村村有铁炉,户户有打铁,铁炉作坊星罗棋布,风箱声、锤击声昼夜不断。镇内常驻有九大客商,即:关东客、口外客、西府客、西南客、两广客、京客、山东客、河南客、上府客。各地客商在荫城镇开设的铁器栈铺60多家,荫城人在全国开设的铁货店铺也有30多家。荫城街的留人店、旅馆上百个,镇中的一条街至今仍叫馆街。当时口外铁货运输主要靠骆驼驮运,故而“日夜铃铛响,骆驼排成行”、“骆驼送货到口外,黄金白银滚滚来”的歌谣至今流传。铁货年交易额最高时达一千多万两白银,因此有“日进斗金”的说法。

荫城铁货不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且品质优良,工艺精湛。如横河村生产的铁绳,每挂一百环,重量只有250克,是藏族同胞十分喜爱的装饰品。而桑梓村生产的铁匙、铁勺表面锻打一层薄铜,入水不生锈,做饭不变味,则是最佳灶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荫城铁货中许多产品已被现代工业产品所取代,然而如菜刀、镰刀、锄头、斧头等,仍然是人们的抢手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