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仁与鹤 |
释义 | 原文卢仁畜二鹤,甚驯。后一创死,一哀鸣不食。卢仁勉力饲之,乃就食。一旦,鹤鸣绕卢侧。卢曰:“尔欲去,吾不尔羁也。”鹤乃振翅云际,徘徊再三而去。卢老病无子,后三年,归卧乡间,晚秋萧索,曳杖林间。忽见一鹤盘空,鸣声凄切。卢仰曰:“若非我侣也?果是,即下之。”鹤竟翩翩而下,投入卢怀中。以喙牵衣,旋舞不释,遂引之归。卢视之如赤子,鹤亦知人意,侍卢若亲人。后卢仁殁,鹤终不食而死,族人葬之墓左。 (据《虞初新志)改写) 译文卢仁养了两只鹤,非常驯服。后来有一只受伤死了,另一只哀鸣不吃东西。卢仁尽力喂养它,它才进食。一天早上,那只鹤在卢仁旁边便绕边叫。卢仁说:“你要走的话,我不羁留你。”那鹤于是振翅飞上云际,徘徊好长时间才走了。卢仁年老体病又没有子女,过了三年,回到乡间养病,晚景凄凉,拄着拐杖在林间,忽然看见一只鹤盘旋在空中,叫声十分凄凉。卢仁说:“你不是我的同伴吗?如果是,马上下来。”鹤竟然慢慢地下来了,,投到卢仁的怀里,用嘴牵着衣服,旋转飞舞着不停。卢仁马上带它回家。卢仁看它像看婴儿一样,鹤也通晓人的意思,对卢仁像亲人一样。后来卢仁死了,鹤最终因为一直不吃东西而死了,族人把它葬在卢仁的墓旁。 卢仁简介卢仁,字帷良,宋惠北城山乡德音里八都峰尾卢厝(今泉港区峰尾镇城平村)人。宋代名臣蔡襄的外祖父,名士卢瞻的祖父。生卒年不详,据推算,约生活于宋太祖开宝初年至宋仁宗天圣初年(968-1023年)之间。 卢仁少年失母,对父亲极为孝顺。他性格仁慈,庄重好礼。从少到老,从不曾出口一句粗俗嬉戏之语;俗世人常有的种种不良嗜好,他一种也没沾上。他教育儿孙,从不曾有半点的松懈。值得一提的是,卢仁一手操持着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里,叔侄之间犹如父子,男女衣着虽简朴却极整洁;大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存有私房钱,没有一个人去私自花费。大家都自觉勤于自己应尽的职责,把一切收获归于大家庭。这一切,都是因为卢仁以仁慈礼义治家的结果。 卢仁长女卢节嫁枫亭望族蔡琇为妻。卢节出身名门,性格和善,宽厚仁爱,知书达礼。生四子,次子蔡襄,三子蔡高,皆进士出身。次子蔡襄成为一代名臣,卒后谥忠惠。 卢仁子卢钖,与外甥蔡襄年纪相仿,曾于宋太宗天禧年间(1017—1021年),在昆山伏虎岩寺结庐读书。今昆山虎岩寺的摩崖上仍留有蔡襄任泉州太守时,重游伏虎岩寺所镌下的“伏虎胜境”四字。昆山伏虎岩并不太雄奇,却因蔡襄而扬名古今,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言。卢钖平生好义,乐于济人危困,并热心公益,平生不喜功名,以布衣终身。蔡襄建造洛阳桥时,卢钖慷慨认捐,并接受蔡襄之邀,担负起管理造桥事务的重任,尽心尽责,公而忘私,对肩负的重任不敢有些许懈怠。桥成,卢钖因劳苦功高而备受赞誉。 卢仁孙卢瞻,曾结庐于县城西高士峰上苦读。卢瞻登进士后,邑人改高士峰为“登科山”,今俗称“科山”。 卢仁卒后数年,外孙蔡襄方登第入仕。蔡襄登第后不久,即来到峰尾卢厝拜谒,时外祖父卢仁已逝多年,蔡襄惆怅不已,临行时题诗云: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意为今日重来,已不见慈翁容颜,惆怅之情难于言表。 短短四句,表达了蔡襄对这位德行弥于后世的外祖父的深切怀念。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