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娄志德 |
释义 | 娄志德(?——1567年),字存仁,今项城李寨镇老娄庄人。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最初在直隶真定府的赵州任职。由于清廉自守,治下清明,当时远近驰名。后升迁为杭州太守、浙江右布政使和福建“方伯”①,最後出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节制山东。 据明代人叶权编撰的《贤博编》记载,娄志德在杭州任上(嘉靖九年——十三年,公元1530——1534),铁面无私,敢说敢为,人称“黑娄青天”。杭州显宦“襄惠公”洪钟(历任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重要职务)的子孙,邀请地方名士一起找到娄知府,要求把洪钟也编入杭州地方志中的“乡贤”中去。娄志德认为不合体例,断然拒绝说:“襄惠公是朝廷重臣,在地方上有名望就可以了,怎么能列入乡贤中去?”杭州状元茅瓒从京城回到家,娄志德与同僚去拜访,可这个茅状元居然托大,迟迟不迎,娄知府回头就走,再不与他见面。浙江省有三个知县要外出,来向娄志德辞别,娄志德呼着其中一名知县的名字说:“你还有事没办完,如果总是外出,我就要审查你了”,弄得那名知县很尴尬。京师(南京)民谚说:“天下清官娄志德”。 在杭州任职时,娄志德收集整理各种赋役制度,汇编为《两浙赋役全书》十二卷,是考察明代经济的重要文献。 隆庆二年(1568),娄志德病死在山东任上,穆宗皇帝为表彰他的功绩,赐葬于项城李寨西南老娄庄西北500米处(民间俗称“娄公墓”),并赠封他为“工部右侍郎”,谥“庄肃公”。穆宗皇帝表彰他的诏书,是用白云勾花、纹金的黄色绫缎,长182厘米,宽30厘米,共40行,238字,现藏于汝南县档案馆。 事迹散见于《明史》,康熙二十九年《项城县志》有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