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陇西国
释义

简介

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元年),司马懿之孙、司马馗之子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享有陇西食邑“三千二百户”,陇西郡改称“陇西国”。

历史渊源

西晋的陇西隶属秦州, 郡治襄武, 下辖襄武(今陇西)、首阳(今陇西境内)、临洮(今岷县)、狄道(今临洮县)四县。大夏河流域的枹罕(今临夏)、河关二县被割出, 西北领地因而缩小;障县被罢废, 其领地可能归属襄武。南安郡统辖三县, 即獂道、新兴、中陶, 郡治仍在獂道 ( 今陇西县三台乡 ) 。泰始元年(265), 晋武帝出于屏藩王室的目的, 分封宗室子弟二十余人为王, 以郡为国, 各置军队。凡封邑有十万户者为大国, 有万户者为次国, 有五千户者为小国。这次分封, 司马懿之孙、司马馗之子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 享有陇西食邑“三千二百户”, 因境内属民不满五千家, 该封国应属小国类型。这一变化, 意味着陇西由郡级建置变为“王国” 建置, 此后改称“陇西国”, 襄武城成为陇西国的国都所在。这是见于记载的陇西级别规制发生重大变化的第一次。分封初期, 诸王不至封国, 都住在京都王宫里。按照规定, 王国政务概由国王选用的国( 后改称内史 ) 等文武官员代为处理。咸宁三年(277), 朝廷虽强令诸王公都要归国, 不过, 在京师洛阳有王官府第未归国的依然不少。据考证, 陇西王司马泰自始至终没有“就国” 。

陇西王司马泰

司马泰, 字子舒。曹魏时任扶风大守,西晋立国以来, 因系宗室, 出将入相, 位极人臣。皇后贾南风专权时期, 司马泰参予室内部 “八王之乱”, 乘间用计, 随风使舵, 因而立于不败之地。元康元年(291), 楚王司马玮被诛杀, 朝廷拜司马泰 “录尚书事, 迁太尉, 守尚书令, 改封高密王, 邑万户”。 高密在山东半岛, 至此, 陇西国才被罢废。 从泰始元年到元康元年, 司马泰做为陇西国的最高主宰前后达二十七年, 此后迄晋亡陇西又恢复到郡级行政建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