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 |
释义 | 基本信息【器物名称】山东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 【材质类别】陶器 【制作年代】山东龙山文化,4500至4000年前 【文物原属】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器型规格】高24公分,口径11公分,足径6公分 器物简介山东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为直立式,粗柄高足,柄部镂空,质地为磨光黑陶,有轮制痕迹,系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遗物。龙山文化时,发展轮制拉胚技术,可制作很薄的、甚至还可镂雕图案的陶器,又可称为“蛋壳陶”。在窑中用最后加碳或封闭空气入口等方法,让窑中产生渗碳作用而烧制出黑陶。 相关资料山东龙山文化分布于山东省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年代距今4500至4000年前。考古发掘的主要遗址有山东章丘县城子崖、胶县三里河、日照两城镇和东海峪、诸城呈子、江苏徐州高皇庙等。 山东龙山文化的遗物以黑色陶器群最具代表性,因此又称“黑陶文化”。所谓黑陶,原来也是一种普通黏土,经过精细淘洗、捏练,再置于荫处让它陈腐后才拿来使用;此时陶土颗粒会变得细腻均匀,而且颗粒周围产生大量胶质薄膜,这种泥料加工时可使坏泥获得良好的可塑性和成型稳定性。在龙山文化中,大部份的黑陶器坏都是以快轮制成,因此坏体均匀细薄,成型后再精心修刮,加上装饰便入窑烧制。龙山文化时期已使用竖穴窑,窑烧温度可达到摄氏1050度。通常在窑烧最后阶段,再以浓烟薰翳,使陶胎渗透大量的炭粒,于是就成为黑陶了。烧好的黑陶还要用砾石或兽皮加以打磨,使之熠熠发光。有名的蛋壳黑陶就是这样制成的。 器物功用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以袋足器、三足器、圈足器较为发达。其中的粗柄高足杯以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最多,杯壁有薄至0.05公分者。无论工艺水准或器物造型,在古代陶器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精工的器物自然不是普通人的日常用器,以三里河遗址言,其第2124号墓中便一次出土四件蛋壳高柄杯,因此推测拥有这种精致黑陶器的人一定是上层阶级。考古资料显示: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已有明显的阶层化现象,其陶器制作必有专门工匠负责,成品除供上层阶级日用外,可能也作为象征权贵身份的礼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