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甲丙 |
释义 | 简介龙甲丙(1922~1983),艺名凤霞,安徽省望江县凉泉乡人。望江县著名黄梅戏演员。 个人生平幼读私塾,因家贫,未及三年便辍学,帮人放牛打工。14岁随父跟班学艺,后拜胡玉庭为师。民国30年,随班在宿松凤凰埠首次登台主演。尔后,多次跟班到太、宿、望、怀及彭泽等县流动演出。1952年,与父及同行在家乡组办县第一个黄梅戏班——“凉泉流动班”。1953年受聘于泾县大众剧团,1954年回乡,参加望江县黄梅剧团,1960年任剧团副团长。他先后参加安徽省及安庆行署举办的艺人训练班和省导演训练班。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使他逐渐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黄梅戏演员。 演艺成就龙的父亲龙昆玉是黄梅戏老艺人。由于父亲的耳提面命,自幼就打下了良好的艺术根基。民国28年,在怀宁参加京徽合演,又向许多京剧名艺人领教了不少京剧表演程式和演唱技艺。他习艺刻苦,从艺认真。一腔一板,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均刻意精心。他扮相、嗓音、身段俱好,初演花旦,即神彩迷人;后演小生,亦俊逸潇洒。民国33年,在太湖徐桥演《梁祝姻缘》中的祝英台,徐桥镇一塾师观后,写诗赞云:“妩媚天然画不成,珠喉反啭遏行云。问君如许风流骨,修到今生是几生?”由此可见他舞台形象风采于一斑。他主演梁祝《楼台会》一刚巧带干彩,堪称绝招,当演到“山伯归天”一节时,七孔渐渐流血,观众骇然。 龙一生从艺,推崇“演人不演戏”的名言,注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他不仅演古装戏精益求精,而且演现代戏也刻意琢磨,务必求真。1954年,政府号召演现代戏,习惯于古装戏程式动作的龙甲丙,知难而进,他为了角色需要,极力寻找生活中的典型。他与社会各界人物广泛接触,有时连街上小贩和要饭的小孩都交朋友。他在《春风吹到诺敏河》、《中秋之夜》、《白毛女》、《党的女儿》、《年青一代》等30多个现代戏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 社会评价他在出席安徽省和安庆地区戏曲会演的《白云之乡》、《渔村凯歌》等剧中都担任了主要角色,并获表演一、二等奖。龙数十年如一日,躬身艺坛,矢志不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年事已高(人称“半百小生”),热情仍不减当年,上山下乡,登台表演,传授技艺。1979年,获安庆地区青年演员基本功表演一等奖的《描药方》的唱腔,就是经他口授而加工整理的。由于他在继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热心为群众演唱、热情培养青年演员等方面都作出了优异成绩,一直受到群众的赞扬和尊敬。他曾连续当选二至六届县人民代表,1981年,被推为县政协常务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