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晦文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龙晦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ISBN:9787807524298 出版时间:2009-07-01 版 次:1 页 数:53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宗教 > 佛教 内容简介龙晦先生《文集》分为儒释道三教综论、巴蜀文化、敦煌学、语言等四部分,都是实学,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根柢,以三教之学和敦煌之学为基础,又重在实用。由此也可看出龙晦先生入学的路径,是从实学始,进入宏观统体视野,而又返朴皈真到实学,这是更高境界的实学。这也是蜀学通儒共同发展的路径,在先生之学身上,体现特别鲜明罢了。例如,一个“揭”字的音韵训诂,引出偈的体裁、用场、临终偈、诗偈与佛教禅宗的关系以及与公案机锋的关系,更引出重祖师禅不重如来禅之风的形成、以艳诗为禅的真谛、偈的句式与禅悦境界、宋偈的兴盛与明偈的蜕变等等大问题,对从来是“参不透懵懵懂懂之禅,猜不破风风流流之谜”的公案,作了明白如画的内涵挖掘。虽为一篇论文,却不啻一篇佛偈文学史。又如释藞苴,通过精密考证为江西口语,是对蜀川禅僧特色的生动概括,从而揭橥出巴蜀禅学尚顺缘、尚自由的特点,为四川禅宗重棒喝的历史找到根源。又如,由天复误为天福年号的考证,论述王建崇密无据,推论密宗风行蜀地与实事相距甚远,等等。这些例证都是由实入虚、玄而不虚,以实学为基础,以宏观统体为大观的蜀学传统的体现。 目录开示之真师(代序) 佛道综论 说偈子 唐代居士禅与诗歌 孝文帝与龙门石窟的开凿 论憨山大师的中兴曹溪及其禅学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探原 论《太平经》中的儒家思想 《太平经注》序 全真教三论 读《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二、三分册——兼评其有关炼金术和道家部分 巴蜀文化 三星堆出土铜像考释 鬼方考 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 《牧牛图颂》再跋 关于大足佛教石刻两则跋文 大足石刻中的明肃皇后、诃利帝母、九子母与送子观音 《柳本尊行化图》的研究 《柳本尊行化图》研究之二 论蒙古侵蜀与大足宝顶石刻之终结——柳本尊行化窟研究之三 释“荔苴”兼论四川禅学的特色 峨眉山与普贤崇拜 从乐山大佛谈到四川的大佛文化 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 苏轼易学初探 蜀酒与烧酒 廖平经学初探 薛焕与王闽运——尊经书院研究之二 王闽运和他的尊经书院的弟子们——尊经书院研究之三 敦煌学散论 唐五代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研究 敦煌歌辞《十恩德》与大足佛教石刻《父母恩重经变像》 敦煌变文《双恩记》本事考索 论敦煌道教文学 论敦煌词曲所见之禅宗与净土宗 敦煌佛曲《五更转兼十二时·维摩托疾》跋——维摩诘文学试论 敦煌与五代两蜀文化 敦煌歌辞《捣练子?孟姜女》四首研究 敦煌文献所见唐玄宗的宗教活动 敦煌文学读书记四则 变文中的两个地名考释 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研究和校释 考释两则 从《敦煌歌辞》中三组《悉昙颂》论证玄奘的正音 从S1344《鸠摩罗什法师通韵》再论玄奘的正音问题 语言学摭论 《敦煌歌辞总编》校音 《韵学集成》与中原雅音 释《中原雅音》 ——论中原雅音的形成及使用地域 释娄罗 论段玉裁和他的《汉读考》 附录 任二北先生《优语集》序 魏启鹏《德行校释》序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龙晦先生原名显明,与显昭先生皆为蜀中博学之通儒,故有“蜀中二龙”的雅号。王家祜先生为《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作序有如下的评价: 龙氏昆仲,宿学功深,早播名于中外,普学术于寰宇,通三教之定 慧,为开示之真师。兄讳显明,为吾同窗师兄,于佛学、敦煌学、文 字、音韵、训诂,靡不赅通。弟名显昭,精通文史,学问博洽。蜀中二 龙,诚不愧中华英杰,龙之传人。 “二龙”与余夫妇有近三十年忘年之交,首敬为师,次亦为友,斯世景仰同怀视之久矣。龙晦先生允许我作为他的文集的第一读者,我很荣幸。但命之作序,则诚惶诚恐。顾炎武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古训在先,小子不敏,何敢妄而为之。不过,本《文集》乃先生四十年力作的精编,案前展读,实学美文,如沐春风,实在为一种难得的享受。费时两月余,读竟,对比学术风气崇电脑尚轻浮的时尚,感慨系之,难得也,难得也。故遵瞩斗胆写点心得,聊以作抛砖引玉之助。 二龙不仅是龙的传人,也是蜀学崇实的传人。宿学功深,这是龙晦先生“文集”的第一个特点。“蜀学崇实,虽玄而不虚。”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蜀中史学界的慧星刘成析的总结。文翁兴学是蜀学的开始,司马相如是蜀学的第一人。当然其渊源可肇自远古,不过,扬、马确是开蜀学崇实之风的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