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桂洁
释义

龙桂洁1916年3月出生于辽宁锦州,原籍河北昌黎后封台村,祖辈是医药世家,到她父辈已是第17代。可他父亲不愿做医生,开了家“玉发和粮店”,家境小康。1931年16岁的龙桂洁高小毕业后,经过自己的争取和亲友的帮助,投考了锦州唯一的女子师范——锦县女师中。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妇女杂志和学生杂志,接受了女权运动的新思想,成长为学生会干部,文学青年;同时接触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书刊,了解了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还读了许多苏联小说如《我的大学》、《母亲》、《铁流》、《一周间》等,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她在日记中写道:“见到了革命的光亮,好像打开一扇窗,看到了另一种生活出路,也逐渐地洗刷我原来接受的封建腐朽悲观厌世的思想。”

1934年日寇在东北开始加强奴化教育,对学校加强统治,派日本校监住校,发动思想犯检举运动。在与龙桂洁接触的校内外进步师生中,陆稼轩、王逸峰、穆晓村等教师被捕入狱,朱雅珍、裴桂荣等同学到北平求学,还有的被迫远走他乡,进步书籍的传播和阅读转入地下。这时的龙桂洁感到孤独、苦闷,斗争意识逐渐形成,产生了“想找共产党的组织参加抗日斗争”的想法。她在1934年4月18日发表在《锦县女师中季刊》中的《我愿》一诗中写到:“我愿我愿为那冬日的北风,实行我严冷的命令,征服一切安暖的弱者,永在奋斗勇敢的途上长征!我愿我愿为那远远的星辰,不显又不隐,锐而且晶,却还尝遍那最苦最乐的人生!我愿我愿为那幸福人前的黑影,如果他太懦弱只有烦闷,他是勇者定要努力的追求与前进,最后我给他最愉快的为众人而生的责任!”在1934年5月15日发表的《忠告》一诗中写到:“朋友!如果——人类的长征途上需要你这样的健雄,请不必顾虑他们的毁之为辱誉之为荣,快快操起你的武器!跑向前锋!何必等别人的领导与不坚定的盲从?!”表明了她革命的决心。

1934年下半年,龙桂洁通过她的大弟弟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张慧忠。张慧忠在锦州开了家凌川照相馆,姐弟俩常到他那儿去洗照片,并互相借阅书刊。张慧忠引导鼓励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后来向他们表露了中共党员和国际反日情报人员的身份。龙桂洁姐弟给予了张慧忠深深理解和积极配合,经常帮助张慧忠转信和搜集锦州地区的资料、地图等情报,并为他提供化装成工人、农民的衣服以及生活上的方便。张慧忠还向龙桂洁介绍了他的上级老李同志(当时是奉天泰东报的记者)。1935年张慧忠赴苏学习前,曾动员龙桂洁姐弟同去,但因龙家里阻力没有成行。尽管如此,龙桂洁实际上已经成为张慧忠的可靠关系人。两年后张慧忠再次来到锦州,使龙桂洁看到了新的希望。龙桂洁当时在锦州北关两极小学教书,由于她思想进步,日本特务随时到课堂听课或在路上跟踪,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逮捕。此时,龙桂洁父亲刚刚病故不久,母亲需要照顾,但龙桂洁革命的决心已定。“这是我一生的关键问题,即使不参加革命,在日寇的监视下随时都可以遭到迫害,我毅然决定走抗日道路。” 龙桂洁写到:“走!我必须得走!走向哪里!?走向没有鬼子侵略的地方,走向民族自主、呼吸自由的地方,走向拿枪弄刀准备进行反抗的地方,走吧!叫我们大家一起走吧。谁也别再受日本鬼子的气,我们要做昂头吐气的中国人,拒绝做低三下四的奴才。”

1937年5月末,龙桂洁随张慧忠转到青岛,张慧忠向龙桂洁介绍了他的上级负责同志(组织纪律要求不许问姓名,实际上是庄克仁同志)。负责同志在询问了龙桂洁为什么要参加革命,并告诉她革命工作艰苦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后,向她讲了从事革命工作的组织纪律,又讲了中国、苏联和世界各地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指出中国青年唯有参加革命工作才有出路等。此时的龙桂洁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她庄重地向庄克仁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但由于情报活动的秘密性,组织需要龙桂洁保持群众身分,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龙桂洁知道自己参加的是共产国际反帝情报组织,从事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于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从此化名杨玉珍,投身于革命工作。

6月下旬龙桂洁辗转到了上海,在这里组织决定派她等几位同志一起去苏联接受特种训练。龙桂洁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注射防疫针、种了牛痘。在短暂的等待期间,组织安排龙桂洁他们阅读了很多关于统一战线的书,了解了当时国民党在苏州监狱公审“七君子”的情况,看了西班牙抗击弗朗哥和德国法西斯的电影,如《马德里末次车》、《西线无战事》、《黑海舰队》等,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后因七七事变爆发,龙桂洁等赴苏未能成行。

龙桂洁的情报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搜集、传递情报,二是建立、转移秘密电台。

1937年龙桂洁来到天津,组织上交给她一项任务,既弄清七七事变时,日军香月司令官的专车在天津东站被抢事件真相。日寇认为是东站派出所带领群众抢的,下令追捕所长杜育民。组织指示龙桂洁接触躲藏在英汉学院学习的杜育民。经过考试,龙桂洁考入英汉学院,并与杜育民接触上。后得知杜是东北人,黄埔军校毕业生。组织指示龙桂洁把张慧忠以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身份介绍给杜育民,同乡加同学,增进与杜育民的友好关系。一次在龙桂洁家吃饭,杜育民喝了一些酒,对自己时运不济大发感慨,并说出他的原籍是吉林省磐石县,原来姓叶,叫叶育民,天津沦陷前在天津东站老龙头派出所当所长,日寇占领天津时他没有撤走,甘心为他的校长蒋委员长卖命,带领二十几个武装警察抢了日寇在华作战总指挥香月大将的专车,还刺了香月一刀,目的是抢钱和武器,不料抢到的是26箱对华作战的重要文件,仓促间扔到海河里三四箱,被日军找了回去,其余都埋在了地下。他说现在想把这些文件交给蒋委员长,但因遭日寇通缉,被困在英汉学院,前途渺茫。说着说着禁不住潸然泪下。张慧忠当即表示愿意尽力帮助他把这些文件交给蒋委员长,杜育民深受感动。又往来了一个阶段之后,龙桂洁把这个关系交给了上级组织。为了及时断绝与杜育民的来往,龙桂洁搬了家。

1938年7月,上级让龙桂洁迅速弄清驻锦州的日本四师团突然调动的去向,限3天时间完成。当时过山海关必须提前3天注射霍乱防疫针,这就意味着将在山海关受阻。情急之下,龙桂洁求一位经营古董的老太太帮忙。老太太与海关人员和军警检疫人员说情,使龙桂洁顺利通过了检查。到锦州后龙桂洁及时找到了联系人——铁路检车工崔炳章,了解到日军的3个师团从锦州驻地秘密开往中朝苏三国交界地——后来得知就是发生张鼓峰事件的地方。完事后龙桂洁如期返回天津,把这个情况写成材料交给了上级。

按照上级指示,龙桂洁与张慧忠先后在天津和牡丹江建立反日地下电台。为此龙桂洁学会了收发报、密码译电、照相技术和缝纫技术,并学习了英语。1937年在天津建立反日电台时,龙桂洁负责取发报机。她扮成贵夫人佯装求医,来到联络地点,用暗语敲门进屋后,双方约好次日黄昏,送机人扮作医生,用印有日文的风湿止痛治疗仪的外包装把发报机包起来,在她家住的法租界入口处交接。第二天龙桂洁在张慧忠的陪伴下,佯装求医如约来到在法租界入口处,但发现情况有变,日军在法租界入口处设置了警戒线,对出入法租界的人进行盘查。龙桂洁急中生智,求助法籍巡捕,说她患了风湿性关节炎,从租界外请来医生,要使用日本治疗仪,烦劳他与日本人通融一下,说着还从手上摘下一枚金戒指给了法国巡捕。当日军正要打开包装进行仔细检查的时候,法巡捕上前把送机人迎入了法租界。

1940年5月到1941年7月在牡丹江建立秘密电台期间,龙桂洁他们共有两部电台,4个工作点。为了迷惑日本人,他们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每次都要变换发报地点,因此转移电台是经常性的,其中的危险也是可想而知的。有一次情况紧急,发完报后需要立即转移发报机,龙桂洁急中生智,用两条同样大小同样颜色的线毯包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双胞胎襁褓,一个襁褓包着龙桂洁不满周岁的儿子可伟,另一个包着发报机。当龙桂洁和另一名情报员一前一后抱着襁褓走近日军封锁线后,情报员抱着可伟的襁褓通过了盘查,当日军再检查其他行人的时候,龙桂洁趁敌不备,与情报员调换了襁褓,成功地转移了电台。在情报工作中,龙桂洁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

情报工作是党的耳目,龙桂洁选择情报工作,也就等于选择了危险,选择了牺牲。牡丹江电台建立起来以后,这一地区成为东北“苏联谍报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日本人采取各种办法破获未遂,十分恐慌和恼怒。1941年以后,随着情报的增多,在龙桂洁和张慧忠家发报的次数也不断增加,有时一连两三次,每次由一个小时增加到几个小时。

为了破获牡丹江地下电台,日本关东军从长春调来了专门从事侦破电台的特别宪兵队,最终锁定了龙桂洁和张慧忠的家。从7月15日午夜到16日清晨4时的连夜工作,使地下电台目标暴露。在敌人冲进屋的一刹那,龙桂洁迅速把密码藏进仅5个月的儿子可达的襁褓里,随后趁机扔进了灶膛。

龙桂洁与丈夫张慧忠带着两个孩子被关进了日本宪兵队。敌人对龙桂洁进行了多次审问,但龙桂洁在心里默默告戒自己:“不能说和组织有关系的人,”“准备经过一切痛苦,毒打、灌凉水、火烙……我一定不说同志,一个名字就是一个生命,那些同志比我对革命工作更有用、更重要。”她咬定自己是家庭妇女,每天带孩子做饭洗衣服,什么事也不管,对电台的事一无所知。敌人见龙桂洁不说实话,便对她严刑拷打。龙桂洁几次昏死过去,但始终坚守着党的秘密。敌人又派人跟龙桂洁到她家里去找密码本,结果还是一无所获。由于龙桂洁的坚强与机智,加上张慧忠的坚贞和对龙桂洁的保护,敌人最终释放了龙桂洁。

龙桂洁被释放后,多次要求探望张慧忠,但均遭拒绝。她后又到新京(今长春)打听张慧忠的下落,也毫无结果。被释放后的龙桂洁多次识破敌人的各种引诱,为免遭敌人暗算,她决定离开牡丹江。带着张慧忠和上级组织约定的非常时期使用的电话号码,龙桂洁赶到锦州与铁路工人崔炳章取得了联系,告诉他把牡丹江地下组织被破坏的情况尽快转告上级,并通知有关同志转移。后来得知,先后被捕的5名男同志后来全部牺牲,张慧忠被捕牺牲时,龙桂洁年仅26岁。

1942年龙桂洁在沈阳见到了上级同志(即庄克仁,但当时仍不知其姓名)。上级此时已经知道了龙桂洁在牡丹江表现出的革命气节。龙桂洁要求工作,上级告诉她还有危险,指示她不要有任何活动,要做好隐蔽工作。龙桂洁带着两个孩子在锦州和沈阳之间奔波,常常为不能给党做更多的工作而感到着急。1943年7月龙桂洁又见到了上级同志(还是庄克仁),得知沈阳的组织也被破坏。上级要她将来到八路军或苏联红军的最高司令部去找关系,要汇报东满和南满这两个组织的破坏情况和死难的同志,不要到地方基层组织找关系,他们不了解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保密的,不公开。上级还教了龙桂洁几句俄语,临走时又约定了下次联系的信号和约会地点。

终于,日本投降了。

1945年9月4日龙桂洁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沈阳,在苏联驻沈阳领事馆,她见到了卫城司令部的彼得洛斯基中校——龙桂洁以前学密码时见过的苏联同志。一见面,彼得洛斯基中校用俄语亲切地称呼龙桂洁“小的”。为了解决龙桂洁眼下的生活,他们发给她一些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物品,但龙桂洁只拿了几幅画和一对银质的高脚杯,画上印有日本宪兵队长的收藏章,高脚杯上刻有“奉天日本宪兵队”及“赏”的字样。由于军事斗争尚未结束,龙桂洁只好又带着孩子在锦州、沈阳等地继续隐蔽。1946年国民党军占据沈阳、锦州等地后,上级(庄克仁)指示龙桂洁和崔炳章开始搜集国民党军队的情报。

全国解放后,龙桂洁去中共哈尔滨市委找到了原来的组织关系,苏联方面也证实龙桂洁、张慧忠夫妇二人提供了大量十分有价值的情报,高度评价他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张慧忠后被我党追认为抗日烈士,龙桂洁则由哈尔滨民政局介绍到锦州市委,后被安排在锦州市图书馆工作。

1989年龙桂洁老人因病去世,享年73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