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峰岩 |
释义 | 龙峰岩,位于赤水镇吉岭村云顶山(即“尖山”)。山巅昔为道人崔法兴说法之地。崔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坐化于该山七星石。南宋期间在山巅建云峰寺,崇奉崔为灵水祖师。至今该地仍保存当时寺宇石门遗迹。民国版《德化县志》曾载“峰顶有泉,久旱不竭,久雨不溢,有四足鱼。”今泉池仍存,池畔有“化十方资,乙丑记”石刻。山之南侧有七星坠地、半月沉江胜景,还有舍利石塔墓古迹,是全县独一无二的最大石塔墓。 明代,当地乡民易政与许氏族民移云峰寺至山南侧(即今地)重建,易名龙峰岩。清同治间(1862—1874),曾进行较大的维修,光绪十年(1884),由易、许两姓族民联合翻架,是年10月14日竣工。民国间先后两次对屋脊和部分殿柱进行修整。 寺的主体结构深45米,宽35米,建筑面积1475平方米,呈三进歇山式建筑,正殿至今尚保存清同治二年(1863)的“慈云美荫”和“法水频灵”的木刻金字牌匾,以及同治十二年(1873)书写的“赫声崔灵”的匾额。还有同治年间的壁画韦驮、坚牢和八仙等7幅图像。中殿有同治十二年(1873)民间艺人许其扬绘制的释迦、文殊、普贤和十八罗汉的壁画6幅和明、清时代题刻的木楹联10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