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北溪组 |
释义 | 介绍基本信息地层名称:龙北溪组 地层名称(英文): Longbeixi Fm 阶代码:Z1 地区代码:55 特征:下部石英岩夹大理岩、白云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及绿帘斜长变粒岩,偶见薄层磷块岩;中部主要为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夹石英岩,沉积韵律明显;上部为绿色片岩,主要包括绿帘石、阳起石、角闪石、钠长石、绿泥石等矿物。多夹石英岩、大理岩及磷块岩。厚度>2230m。龙北溪组由北往南沉积物粒度变细,钙质、硅质沉积增多,地层厚度有减薄的趋势。本组中含微古植物:Polyedrosphaeridium sp., Brocholaminaria sp., Octaedrixium sp., Leiopsophosphaera sp., Taeniatum sp.等。本组与下伏迪口组接触关系不清,与上覆地层整合接触。 命名: 1961年福建地质研究所命名。福建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74年引用。命名剖面位于建瓯县城东南35km的龙北溪村。 沿革:1962年福建区调队在1∶20万建瓯幅中间性报告中将建瓯地区的变质岩命名为建瓯群,时代为前寒武纪。1963年福建省地质局南平变质岩座谈会将该群分为上、下两个亚群,时代为前震旦纪。1974年1∶20万建瓯幅地质图说明书中将其划分出迪口组、龙北溪组等,时代仍为前震旦纪。1985年《福建地质志》将龙北溪组地层时代划属震旦系下统。 备考:编撰者:王自强 作者1: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年份1:198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