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屋 |
释义 | 简介在马来西亚东部地区沙捞越州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被称为长屋的独特民居。长屋往往沿河而建,因地势不同,有的呈“一”字形,外观整齐,有的蜿蜒起伏,连绵成片。长屋短则数十米,长则超过百米,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马来西亚特有的人文景观。长屋的主人主要是当地的伊班人。 长屋由高架木桩支起,离地面2~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传统的长屋充满民族色彩,多是竹木结构,以木板或者椰树叶覆盖屋顶,周围有篱笆环绕,以防偷袭。长屋的结构主要分成3部分。一是晒棚,供暴晒谷物和其他用途;二是居室,房间和卧室用木板做墙壁隔开,居住者一般都席地而睡;长廊是长屋的第三部分,上有屋顶遮盖,是长屋用途最广的地方,既是家庭开会场所、活动中心,又是会客地点。住在同一间长屋里的人互有亲戚关系,每当添丁进口,就不断增盖。因此,长屋越长,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多个长屋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村子。 历史传说在古老的长屋里,人们还会见到用草绳吊起的骷髅头,这就是传说中的猎人头。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伊班族人就有猎取人头的风俗。男孩年满18岁时,就必须设法猎取一个敌人的头颅挂在门外,以示长大成人。据说悬挂头颅越多的人家,来求亲的女孩子就越多。虽然猎人头的风俗早已绝迹,但那些早年留下来的头颅依然保存在一些长屋中。这些头颅骨当年以火烤或风干等方式进行清理,被套在吊网中,悬挂在房檐下。按照伊班人的传统,这些头颅骨是不可以用手随便触碰的。尽管已过了上百年,看上去仍然令人毛骨悚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