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养牛业发展的意见
释义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市的实情出发,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必须大力发展养牛业。要把发展养牛业作为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近几年,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依靠本地资源优势,面向市场,调整思路,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养牛业,全市养牛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我市养牛业的发展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方式较落后,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我市养牛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养牛业作为生态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推广人工种草,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强发展能力,大幅度提高牛在畜群中的比重,保障牛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10年,牛存栏45万头,其中:六枝特区11万头、 盘县21万头、水城县12万头、钟山区1万头,在2007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5.1%;出栏牛10万头,其中:六枝特区2.5万头、盘县4.6万头、水城县2.6万头、钟山区0.3万头,在2007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29%;牛肉产量1.3万吨;新增人工种植优质牧草12万亩;建成牛品改点300个;新建30头以上的牛养殖场(小区) 60个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加大养牛基地建设力度

借鉴省内外牲畜养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养牛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发挥基地示范效应,增强基地带动能力,促进全市养牛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巩固盘县省级肉牛基地,加快推进水城县省级肉牛基地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肉牛在畜群中的比重。合理布局草食家畜,做好以村为单元的肉牛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在全市高海拔地区,要把种草养牛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种草养牛,选择15万户(六枝特区3万户、盘县6万户、水城县6万户、钟山区500户)以上的农户重点扶持,户均稳定养牛1头以上。大力发展规模养牛,鼓励、支持各类企业投资兴办肉牛育肥场。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发动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养牛业。

(二)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饲料青贮及秸秆氨化技术

进一步巩固现有草场,加大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粮草、林草间作,充分利用退耕地种植优质牧草,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一年生牧草,不断扩大人工草地面积,夯实养牛业发展的饲料基础。从2009年起,全市每年新增人工种植优质牧草4万亩以上。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倡秸秆过腹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要以青贮、氨化饲料作补充,解决冬春季节草食牲畜饲料不足的问题。鼓励、支持养殖户(场)修建青贮、氨化池,购置青贮袋和铡草机械。

(三)加大牛品种改良点建设力度

加大牛杂交改良点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牛杂交改良技术,不断扩大牛杂交改良覆盖面,着力提高杂交牛比重。已建立的牛品改点,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品改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输配数和受胎率。新建的牛品改点要配齐配好品改设施和品改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牛品种改良点建设扶持政策和牛品改员的以奖代补制度,保障牛品改点和品改员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落实能繁杂交母牛补贴制度,扶持养殖户(场)饲养能繁杂交母牛,增加能繁母牛数量,提高犊牛质量。从2009年起,每年新建牛杂交改良点26个,到2010年全市牛杂交改良点力争达到300个以上。

(四)推行标准化饲养

实行肉牛标准化规模饲养,是肉牛生产提质增效、提高肉牛商品率的重要措施。要积极扶持发展肉牛规模饲养场,引导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建立肉牛养殖小区,改善饲养条件,完善防疫措施,提高肉牛生产能力和水平。从2009年开始,每年建设3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 20个。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

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企业或协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养牛业的格局。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加快农民养牛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发展养牛的组织化程度。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养牛户通过产业化经营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保障措施

(一)多渠道增加养牛业的投入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发展养牛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以多种形式参与养牛业,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养牛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引入其他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加大政府对养牛业的投入力度。要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要确保中央、省的养牛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市、县财政资金投入的项目,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按1: 1的比例配套投入。从2009年起至2010年,市级每年安排418. 5万元资金,其中,120万元用于人工种草,每亩补助30元;26万元用于新建的牛改点,每个点补助1万元;22.5万元用于已建牛改点,每个点补助1000元;20万元用于牛品改员的以奖代补,每产1头杂交犊牛,奖励品改员20元; 200万元用于饲养能繁杂交母牛的养殖户(场)补助,每饲养1头能繁杂交母牛补助200元;30万元用于养殖场(小区)建设补助。各县、特区、区要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增加对养牛业发展的贷款额度。对有还贷能力、信誉好的养牛场(户),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开展养牛保险业务。

(二)加大疫病防控力度

认真落实“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总负责,政府保防疫密度,业务部门保防疫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抓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加强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牛口蹄疫免疫率达到应免数的100%。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对病死牛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监控,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

(三)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要大力推广牛杂交改良技术,改良本地黄牛,提高牛的个体质量,增加杂交母牛数量,提高母牛的整体质量水平。实行良种良法相结合,组织动员广大养牛户改造传统圈舍,改善饲养条件;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的科技处理,实现草畜平衡发展;推广使用肉牛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改传统饲养为科学饲养,提高肉牛质量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普及科学养牛知识,提高广大养牛户的养殖水平,增加养牛收入。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把扶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把养牛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养牛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县、乡要对畜牧业发展目标实行量化考核,兑现奖惩。各地要把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加强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的合力。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农业、水利、扶贫、交通、科技等部门在安排沼气、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科技扶贫、村寨道路、科技试验示范建设项目时,要尽可能与畜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税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农产品及其加工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不得随意变通和扩大减免范围;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