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水村
释义

长水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0户,总人口2123人。年末耕地面积2610亩,人均耕地面积1.23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58亩,总产量1552吨,人均731千克。年末大牲畜存栏281头。羊存栏80只。生猪存栏2430头,年内出栏1763头,肉产量154吨。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

云南昆明长水村

昆明长水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距离昆明市中心约为25公里,邮政编码为650021,是昆明空港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昆明新机场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就位于长水村附近。

云南丽江长水村

长水村明确发展思路,在切合实际上作文章。在继承历届村支部好的思路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形势,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一业(旅游服务)为主,多业为辅,各业并举,瞄准市场,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具体讲,就是一扣,二变,三调,四抓。扣,就是紧扣当地的实际来谋划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变,就是改变旧观念、旧模式,用工业方式来指导农业开发,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户”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就是根据长水的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变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抓,就是优先抓好养殖、种植、餐饮服务和旅游小商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长水建成集山水田园风光和民俗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人居环境。

突出工作中心,在发展经济上求突破。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把改善生活条件作为方便群众、把改善生产设施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早在1996年,就把3.3公里的主村道改造成了当时全县唯一的农村柏油路;后又修通了直达各家的水泥路3.4公里。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投资32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家家都告别了扁担和水桶。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了路面水泥化,饮水自来化,做饭沼气化、运输机械化、田间道路化、电视闭路化、通讯手机化。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发展旅游服务和小商品加工业。积极鼓励村民投入到以“观山水田园风光、吃纳西农家饭、住纳西农家院、做纳西农家活、享纳西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接待中。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17户,出租车60多辆,表演队达200多人,并带动了一批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小商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发展养殖业。去年底,村支部组织养殖户到外地考察,并协调解决了200万元的贷款。三是发展种植业。已建成花卉和蔬菜基地15个、占地4.5亩的蔬菜大棚4个。四是开发农贸和劳务市场。修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每天可完成1.5万元的农副产品交易。组织村民进城务工、经商、发展劳务经济;每天进城务工的村民近300人。五是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了4家涉农企业,每年可加工农副产品2.4万公斤;成立了农工商贸总公司,为群众提供销售等服务。全村经济总收入和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0年的540万元和807元,增加到去年的 783万元和1987元。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29.06 亩,人均耕地1.25 亩,主要种植 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 762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65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85 亩,主要种植梨子、苹果、青梅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0亩,其中养殖面积8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94 户通自来水,有145 户饮用井水。有539 户通电,有11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39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99.8%、 20.4%和 9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7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8 户(分别占总数的 93.9%和40.4 %)。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 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65 辆,拖拉机186 辆,摩托车35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29.1 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629.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5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4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8 户;建有小水窖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 户。全村有3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 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28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18.63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75.17 万元,占总收入的30.8%;畜牧业收入279.07 万元,占总收入的22.9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60 头,肉牛48头);渔业收入10.55 万元,占总收入的0.87%;林业收入279.08 万元,占总收入的22.9 %;第二、三产业收入16.7 万元,占总收入的1.37%;工资性收入118.8 万元,占总收入的9.74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农民收入以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8.8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80人(占劳动力的14.5 %),在省内务工171 人,到省外务工9 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1户,共乡村人口239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20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37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230人,其他民族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人,占人口总数的6.4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8人,参合率89.27%;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4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占农户总数的 1.64%。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政务、事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8亩,无土地流转面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无一事一议筹资额,一事一议筹劳300个(劳均2.05个)。年末无集体总收入,有固定资产2万元,无集体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

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位居九岭山脉中段武宁岩向北延伸的一支分脉之中,全村被群山环抱,峰峦秀耸,古木参天,是一个典型的林区村。长水村地域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80亩,山林面积12.4万亩,森林履盖率达93.7%。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26户,共2005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4970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比上年增长14.1%。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村”、“全国生态示范村”和“江西省文明村镇”。

2007年4月20日温总理视察长水林权制度改革,高度评价了林改后“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如今林农更是把“林地当田耕,竹木当菜种”,育林、护林、造林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发展生产劲头大大增强。林改后林农人均增收一千多元。

罗坪镇长水村,是整体推进省定试点村,全村14个自然村庄,其中12个自然村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长水村,村庄规划设计合理,房屋整齐有序,自来水、排水沟、水泥路等公共设施齐备。村庄整洁干净,建立了有保洁经费来源、专人保洁、日扫日清的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和“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家家建了卫生厕,沼气、太阳能被广泛推广使用。人人爱护环境,珍惜生态,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和“全国生态示范村”。

在蜚声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西南约3公里处,有个梨花飘香、玉水长流的村子——玉龙县黄山镇长水村。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121人。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奔小康的路子。

温总理在长水村

2007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长水村,视察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为武宁亲笔题词——“山水武宁”。温总理高度肯定了长水村的林权改革成果,盛赞“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改经验。

在去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县领导及县乡两级有关部门直接参与,具体指导,精心编制了长水村农家乐旅游建设规划,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富裕农民为核心,组织实施了长水农家乐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树绿水清、特色鲜明”的村庄格局,同时引导农民参与创办农家特色餐饮店,垂钓场,突出“吃农家饭、游农家园、赏神奇山水、领略民俗风味”的农家乐旅游特色,以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长水农家乐功能设施齐全,集登山、赏景、垂钓、捕鱼、餐饮为一体。

一、创新方式抓党建,为小康建设作保证

创新方式,狠抓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按照“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优秀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努力建设思想政治素质强、个人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富能力强的“三强”型班子。同时,建立高中生、退伍军人、技术能手档案,并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既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又不求全责备,抬高门槛。长水村原有党员中,45岁以下的只占总数的16%,现已占26%。

创新机制,规范活动,培养新型农村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针对支部办公地点破烂简陋和党员活动场所不健全等现状,筹资21万元,修建了办公楼。投入30万元,修建3个“党员之家”,使之成为法律及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基地。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立健全双目标管理制度,制定学习培训、党员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和村干部、发展党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来履职、用权、管人、干事,形成了严格规范的长效机制。针对无职党员管理薄弱、难以发挥作用等现象,推行了“设岗定责”公示管理,使无职党员有位、有责、有为。一是合理设岗,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设置了科技致富示范岗、村规民约执行岗等八个岗位。二是科学定责,对每个岗位职责都作了具体规定,确定上岗党员的基本职责。三是申报选岗,为量才归位,将岗位名称、职数、责任向群众公布,然后由党员申报。四是支部议岗,根据申报情况,按照就近、便利原则,确定推荐人选,并予以公示。五是群众定岗,召开党员大会投票,按票数确定上岗人选,颁发上岗证。六是综合评岗,采取季度一初评,半年一评议,年终一鉴定措施,通过个人自评、群众测评、支部评定,评出不同等次予以奖励。为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村支部一是抓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奔小康愿望相适应的全新理念。二是抓培训,提高致富本领。通过授课、放映专题片、考察等方式,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

二、创新思路抓经济,为小康建设打基础

明确发展思路,在切合实际上作文章。在继承历届村支部好的思路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形势,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一业(旅游服务)为主,多业为辅,各业并举,瞄准市场,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具体讲,就是一扣,二变,三调,四抓。扣,就是紧扣当地的实际来谋划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变,就是改变旧观念、旧模式,用工业方式来指导农业开发,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户”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就是根据长水的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变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抓,就是优先抓好养殖、种植、餐饮服务和旅游小商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长水建成集山水田园风光和民俗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人居环境。

突出工作中心,在发展经济上求突破。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把改善生活条件作为方便群众、把改善生产设施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早在1996年,就把3.3公里的主村道改造成了当时全县惟一的农村柏油路;后又修通了直达各家的水泥路3.4公里。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投资32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家家都告别了扁担和水桶。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了路面水泥化,饮水自来化,做饭沼气化、运输机械化、田间道路化、电视闭路化、通讯手机化。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发展旅游服务和小商品加工业。积极鼓励村民投入到以“观山水田园风光、吃纳西农家饭、住纳西农家院、做纳西农家活、享纳西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接待中。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17户,出租车60多辆,表演队达200多人,并带动了一批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小商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发展养殖业。去年底,村支部组织养殖户到外地考察,并协调解决了200万元的贷款。三是发展种植业。已建成花卉和蔬菜基地15个、占地4.5亩的蔬菜大棚4个。四是开发农贸和劳务市场。修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每天可完成1.5万元的农副产品交易。组织村民进城务工、经商、发展劳务经济;每天进城务工的村民近300人。五是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了4家涉农企业,每年可加工农副产品2.4万公斤;成立了农工商贸总公司,为群众提供销售等服务。全村经济总收入和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0年的540万元和807元,增加到去年的783万元和1987元。

三、协调发展抓全局,为小康建设铺道路

以十里长水文化廊和党员联户共建文明村组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各村民小组都做到了有球场、活动室、宣传室、活动队,并掌握了一项新科技。二是成立了民俗文化旅游研究协会,并组建演奏团、秧歌队等。三是成立了三个老年体协活动中心,有500多人参加。四是每年举办一次具有纳西乡村特色的梨花节。五是开展党员双带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村组和市级文明村等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宣传了政策、法律,净化了民风、村风。目前,已有双带示范户5户,十星级文明户59户。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了选人、议事、监督等制度。开展了创建村民自治示范小组活动。适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重大村务并作出决定,审议财务收支并进行公示。学习“四五”法律法规,知法、守法。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

以实施民心工程为重点,在维护群众利益上办实事。实施了以“把方向,探新路,解疑难,增实惠,给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组建了党员“六带头六送”工作组,即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团结顾大局,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农户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科技,送富路,送温暖。建立贫困救助和应急援助制度。筹资45万元修建幼儿园,解决了入托难题。筹资10多万元,将村小学建成了园林化学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