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心法 |
释义 | 刘心法(1899-1985) 字阶传,福建省上杭县胜运里(今稔田乡丰朗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八日生,幼时曾读过私塾,后转入作新小学读书,成绩优秀。15岁时,见父佃耕、挑担,艰辛养家,便弃学拜师学木匠手艺,随师到县城建店造房,制作家具,除学会师傅全部手艺外,还向其他名师高手学会木雕、泥塑和油漆等工艺。 192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厦门兴建厦门大学校舍,请工程师设计了教学大楼图纸,上为拱斗飞檐,下为玻璃窗户,系中西合璧式,广招工匠修建。不少工匠见图后认为,此乃前无师传、今无实样,无法施工,不敢承聘。刘心法闻讯后便前往厦门,看图后认为,既有图纸,再复杂也有办法,遂把泥、木工全部都承揽下来。在施工中,他一面虚心向工程师求教,一面自己琢磨图纸的每个细微末节,慎重按图施工,终于建成既具有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又素雅实用的教学大楼,陈嘉庚非常满意。他还运用巧妙技艺制陈成嘉庚橡胶公司商标的一只大钟。此钟连着一条长链,各个部件活动灵巧,犹如铁质,实乃选用一根整木镂空而成,通身不用一根钉子,观者无不称奇。陈嘉庚异常喜欢,亲自送红包,表示奖励。后来,还想请其去南洋,主持建造公司大厦和“嘉庚街”。但因其父不愿他漂洋过海、离家远去而作罢。 离开厦门后,刘心法便到粤东韩江流域,从大埔到潮州,经营了10多年建筑业,韩江每夏江水暴涨,沿江商家都希望兴建钢筋混凝土高层店铺,以适应防洪抗洪的需要。于是,他便根据店家要求和地形特点,精心设计、承建,其所建钢筋混凝土店铺,不仅坚固耐浸,而且造型优美,雕塑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图案和商号招牌,精致美观、栩栩如生,由此招徕不少顾客。许多商家都相继请其承建,工程往往应接不暇,遂将父母妻儿全家接到大埔县的三河坝、大麻圩等地客居达6年之久,专心致志地搞好承建工程,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商家满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领导的红军游击队,遭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剿”,药品奇缺,即想到在粤东做工的同窗友好刘心法,派人秘密前往联系,刘心法便立即应允,把自己节省下的钱,买上药品让来人带回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潮、汕,韩江流域百业凋敝,难民成群,建筑业陷于困境,心法不得不携家眷转到永安、清流、宁化一带。民国29年,经人介绍在三元(今三明市)承包省政府下属机构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政府官员一再敲诈勒索,工程亏损甚大,以致无法完成,不得已率众逃走,遭通缉。只得在乡间串村走户做工,艰难度日。 解放后,国家拨款为革命基点村重建家园,在刘永生家乡严坑村承建永安楼时,心法便根据新中国刚建立财力有限的情况,精打细算,建成一幢六扇五间、上下堂、双过道的土墙大楼,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受到开国少将刘永生的称赞。 1985年4月19日病逝,享年87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