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长敏 |
释义 | 人物简介刘长敏,女,辽宁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英国研究会理事。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等。 个人经历1978-1982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 2003-2006年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6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和任职; 1994-1995年,赴加拿大作访问学者一年,后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国参加学术会议或作短期访问。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危机解决、美国外交等研究。 主讲课程1、国际政治学原理(本科生) 2、美国政治与外交、美国专题研究(本科生、研究生) 3、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研究生) 4、国际法专题研究(研究生) 学术成果2002年起: 专著: 1、《论朝核问题解决中的国际斡旋与调停》(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各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主编之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4、《国际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独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 1、“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发展及其解析——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新探索”,《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6期。 2、“中美战略对话的盘点与展望”,《中国评论》2008年第5期 2、“全球化时代的危机特点及其中国的应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论非国家主体的法律地位”,《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 4、“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高层论坛文集),2005年3月版。 5、“从承认战争自由到惩治战争犯罪的里程碑”,《中国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新时期中美安全战略之比较”(第一作者),《国际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高层论坛文集),2006年2月版。 7、“冷战后核危机频发原因探析” (第一作者),《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6期。 8、“冷战后核危机频发原因探析” (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12期。 9、“和谐世界理念下的现实主义思考”,世界知识出版社(高层论坛文集),2007年5月版。 10、“和谐视角下的中日关系再构建”,《日本社会政治生态变化与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10月。 11、“主权理论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思考”, 《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2、“日本派兵海外启示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2期。 13、“日本派兵海外启示录”(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 14、“日本出兵印度洋”,《当代世界》,2002年第2期。 科研项目1、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7-2009年。(主持人) 2、北京市高等院校危机管理研究,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6-2009年。(主持人)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台湾中华基金会,2004-2005年。(主持人) 4、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际争端解决,北京市教工委,2005-2007年。(主持人) 5、国际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2005-2006年。(主持人) 获奖情况先后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及中国政法大学评选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教育创新奖、优秀教师奖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