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领导干部读经典:许地山、傅勤家论道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许地山

出 版 社: 长征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2044722 ; 978-7-80204-472-2

I S B N : 9787802044722  出版时间: 2008-10-1

开 本: 16  页 数: 311 页

定 价: 49.8 元

特色及评论

人类有三种冲突:人和自然的冲突、人和人的冲突及人和他自己的冲突。道家同样注意到这多种的冲突,但强调它们的和谐关系。这三种和谐关系用庄子的术语来说就是“天和”、“人和”、“心和”。

——陈鼓应

与老庄不同,道教带给人们的不是一种宁静的情感与恬淡的心境,而是一种热烈与迷狂的情绪;同样,它带给中国文学艺术的,乃是一种追求绚丽神奇的审美情趣,一种色彩缤纷、瑰伟怪诞的意象群,一种近乎沉浸于幻觉之中的热烈想象力。

——葛兆光

本书目录

出版说明

上部

第一章 绪说

第一节 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第二节 方内道与方外道

第三节 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第四节 正真教返俗教训世教

第二章 道底意义

第三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第一节 老子是谁

第二节 道德经

第三节 老子底思想

第四节 道论

第五节人生论

第六节 老子底论敌

第四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第一节 关尹子

第二节 杨子

第三节 列子

第五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第一节 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

第二节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第三节 假托太公底阴谋派

第四节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第五节 庄子

第六节 庄子底著作

第七节 庄子底思想

第八节 庄子门人底思想

第九节 承传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学

第十节 承传稷下阴谋派底庄子学

第十一节 秦汉儒家化底庄子学

第十二节 承传杨朱派底庄子学

第六章 秦汉底道家

第一节 吕氏春秋及养生说

第二节 淮南子及阴阳五行说

第三节 阴阳思想

第四节 五行说

第七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八章 巫觋道与杂术

第一节 尸与巫底关系

第二节 巫底职能

第三节 秦汉底巫祠

第四节 杂术

下部

第一章 绪说

第一节 宗教共同之点

第二节 神仙之观念

第二章 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

第三章 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

第四章 道之名义与其演变

第一节 子思中庸宋儒朱子所说之道

第二节 张衡灵宪广雅列子及宋儒周子所说之道

第三节 道家之所谓道

第四节 道经之所谓道

第五章 道教以前之信仰

第一节 古代之巫祝史

第二节 秦汉之方士

第六章 道教之形成

第一节 于吉太平道及张角

第二节 《太平清领书》与《太平经》之关系

第三节 张陵天师道及孙恩

第四节 张天师世系考

第五节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

第六节 茅山道与武当道

第七章 道教之神

第一节 天地间之神

第二节 人身中之神

第三节 洞天福地

第八章 道教之方术

第一节 符篆祈禳禁劾诸术

第二节 守庚申

第三节 房中行跷变化

第九章 道教之修养

第一节 内丹

第二节存思

第三节 导引沐浴

第四节 服食烧炼

第十章 道教之规律

第一节 传受

第二节 赏善罚恶

第三节 斋戒及清规

第四节 诵持

第十一章 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

第十二章 道佛二教之相排

第十三章 唐宋两朝之道教

第十四章 道教之流传海外

第一节 新罗之花郎

第二节 日本之山伏

第三节 真腊之八思及其他

第十五章 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

第二节 道教经典之编纂

第三节 元代之焚经

第十六章 道教之分派

第十七章 明清时代之道教

第十八章 现在之道藏与辑要

第十九章 宫观及道徒

第二十章 结论

附录

第一章 绪说

第二章 原始的道家思想

第三章 道教思想的形成

编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