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沂门笺
释义

中国人过春节,有挂“门笺”(mei jiān )的风俗,门笺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俗称:“过门笺”、“门吊子”或“花纸”。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如人胜。古时有用幡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到南宋始把幡胜“元旦(即春节)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清初,“除夕贴挂钱”,已与现在流行的门笺相似。

在山东省临沂市,门笺,亦称"过门钱"或"花纸"。每值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不光张贴春联、门画,还在大门、二门、房门之上贴挂五颜六色的门笺,使节日气氛倍增,给人以火红、兴旺之感。

临沂门笺泛指临沂市境内手工艺人制做的各色,各样的门笺。这些门笺从类型和色彩上归类分为:挖补门笺,苍山门笺,郯城门笺,莒县门笺,盛庄套色门笺。

挖补门笺

挖补门笺,即套色门笺,民间叫做“换堂子”。它的工艺制作过程是,把红、绿、黄、桃红、紫等五色纸叠在一起,刻成鸟、兽、虫、鱼、花卉、瓜果等纹样,拆开后重新搭配组合,在纹样的背面,用窄纸条粘贴。在统一的外框内,堂子里面的纹样,可以出现绿的花或红的叶子,紫的花或黄的叶子……这种套色门笺较之五色单色门笺,更为华丽,富有装饰性。1983年,山东民间美术晋京展览,剪纸艺术家申沛农先生称赞临沂挖补门笺:“富丽而不失朴实,鲜艳而不媚俗,统一而富于变化,它为彩色剪纸艺术的创作,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挖补门笺以临沂市境内的兰山区、苍山县、临沭县、郯城县最为精彩。

苍山门笺

苍山县过春节贴门笺的风俗已经考证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了。苍山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

苍山门笺的中心花纹内容多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人文和民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各式各样的门笺中,以长城镇冯村的套色门笺最为出名。套色门笺作品以花卉、虫鸟为主,用象征、谐音寓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做门笺挣个年关钱

83岁的赵克田老人是冯村年龄最大的门笺制作艺人,他17岁师从本村的门笺师傅徐玉堂,做了60多年的门笺。

据赵克田老人回忆,从清末至解放前这一时期,许多民间艺人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在他小时候,冯村人家家户户都会做门笺。村里人为济家贫,每年农闲腊月间刻制门笺,挣个年关钱。

据冯村人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徐玉堂等老艺人在外出长途跋涉时,都把门笺样板绑在腿上或腰间,以防丢失,将父辈的门笺纹样像宝贝一样珍藏。

解放后,人们安居乐业,一到农闲冯村刻制门笺遍布全村,至五六十年代,达到75%以上的农户刻制门笺,一人一天可生产30—50套。

据赵克田老人介绍,他一个腊月可刻凿4000套。在他的传授影响下,刻凿门笺采取了挖补套色的做法。冯村的门笺产品渐渐流行于临沂、昌潍、淄博、枣庄一带,有的还远销江苏、安徽、河南和东北三省等地,冯村成为套色门笺的主要发源地。

套色门笺华丽省工

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结构为黄金律似的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

苍山县门笺全部采用凿刻方法生产。由于产地不同,风格也各异。小岭乡的风格比较精细,西城前村的比较古朴,而长城冯村的则以挖补套色取胜。

挖补套色在统一的外框内,通过雕琢中心花纹,可以做出各种色彩的底纹、花瓣、叶子、瓜果、鸟虫等。这种巧妙的套色方法,既省工又华丽多彩,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赵克田老人给记者现场演练了门笺的制作过程:先设计好校样,然后将五色大小相同的纸叠在一起,装订在腊盘上,依样用小刀刻凿成形,中心花纹四周刻断,取出。装饰时,将中心花纹部分调换、镶嵌在不同颜色的边框内,背后用带胶水的纸条连接而成。

冯村套色门笺作品以花卉、虫鸟为主。如:“福禄”门笺:中心花纹是鹿和蝙蝠图案,蝠和福、鹿与禄谐音,表达人们祈求“福禄”之意。“荣华富贵” 门笺:中心花纹是牡丹,民间习俗以牡丹,表示荣华富贵。“斗升三级”门笺:中心花纹为梅花瓶上插三个箭头,梅花瓶意为“斗”,箭头为“戟”,寓意步步高升。

门笺艺术成美术教材

冯村套色门笺的制作精巧,华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中外美术家的青睐。由相焕贵设计、赵克田制作的“吉庆有余”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山东及全国的美术展。

据苍山县志记载,1964年对外文委来苍山征集门笺10套,参加驻外使馆展出,1982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首府报纸对苍山剪纸艺术,在《东方艺术传到西方,使剪纸成为优秀的艺术》一文中作了报道。中央工艺美院还把苍山门笺作为民间美术教材。

中国剪纸艺术家申沛农说:苍山挖补门笺,以少胜多,产生审美系列感,为创作人员搞设计工作提供了借鉴。工艺美术家叶又新称赞它“直可与法国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创作的色彩剪纸相媲美。”

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门笺艺术是苍山县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但随着门笺印刷技术的推行,套色门笺这一手工传统制作技艺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赵克田老人告诉记者,他做了几十年的门笺,到2000年以后,就做得少了。“机器印刷的门笺批发价才一两毛钱一套,价格便宜,大家都去买印刷的门笺了。”

但赵克田老人并不喜欢印刷的门笺,他说,印刷门笺的内容太直白,直接印上一些大富大贵的大白话,有的干脆把人民币给印上了。而传统门笺讲究含蓄,通常“以物代字”,人们在制作的时候饱含了美好的祝福。

据苍山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苍山的一些剪纸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相继去世,传授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人不愿从事这门收入微薄的手艺,这一传统技艺现已面临失转和断层的困境。

2008年“苍山门笺”作为民间艺术载入临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郯城门笺

门笺传入:宗亲传宗亲,裹不住的门楣之花

据史料记载,郯城门笺始于明末,诞生于郯城县马头镇小马头村,马家开始制作,后来传到盛村,该村一郑姓艺人技艺高超,由于他制作的门笺式样精美,且又能给人们带来喜气盈门的吉兆,结果销路打开,村民们纷纷登门拜师学艺,但都被回绝。后来,万高册村姓张的一大户人家与郑家联姻,从而学得制作门笺的技艺,并在万高册村得到广泛发展。“我们家族是马头镇唯一一家最早凿刻门笺的农户!”小马头二村64岁的马德标坚定地说。1958年,12岁的马德标便跟着爷爷学习门笺凿刻技艺,“凿刻门笺,必须要耐得住性子。”由于小孩子顽皮,没个安稳劲,坐不了一会就满屋子里乱窜。为此,马德标没少挨爷爷教训,“家族手艺,不外传,手把手地教你,知足吧,将来靠这个吃饭呢!”记忆中,马德标依然清晰记得爷爷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家族技艺,一点都不夸张。”老凿刻艺人如此形容,对于门笺在马头镇的普及,大伙儿也毫不避讳,凿刻技艺是从马德标他们这一家族开始向外普及的。“门笺鲜亮的颜色,精巧的技艺,浓浓的喜庆年味,受到乡邻们的喜爱。”那个年代,春节前,马德标的爷爷、父亲熬夜赶制门笺,拿到集市上卖,一门0.1元、0.2元不等,500门门笺,赶一个集一会的功夫就卖完了。出于营生考虑,附近村镇的农户便争相到马德标家学习门笺凿刻技艺,“家族技艺,不传外人!”一句话,将到访者婉拒了。

“有人拎着酒、带着香果子、到口酥到我家拜师。”马家长辈们推诿后,到访者就拿着糕点哄小德标吃,想以此博得马家好感,顽皮的马德标也不畏惧,上前拿了糕点就往嘴里填,小德标的爷爷见状,大步上前,一把抓住拿着糕点朝嘴里伸的小手,来客被婉拒后,爷爷总是教育小德标,“不传人家技艺,你吃了人家的东西,咋办?”、“学会了这门手艺,还怕没糕点吃?”……此种场景,深深扎到马德标脑海中,他也慢慢意识到,门笺作为营生的技艺,背后所能创造的价值。

外人不传,自家人总不能也保密吧?为此,马德标爷爷掌握的门笺凿刻技艺在自家亲戚质疑、央求下,被传至马家宗亲。宗亲传宗亲,“纸包不住火,五彩纸同样裹不住炽热的门笺凿刻技艺。”就这样,技艺被传至外族,传到外村,成为马头镇万高册、张高册等10多个村庄普及的凿刻技艺。

兴盛至极:

户户凿纸,门笺远销大江南北

文革期间,门笺曾一度被禁止在集市上销售。“门笺,花里胡哨,妖里妖气,哪来那么多祝福和精神寄托!”马头一带村民们凿刻的门笺都偷偷摸摸在集市上卖,赶集的人也偷着买,“躲在卖鱼的、卖布的后面卖,听到有人老远要来制止,麻利地收拾起来。”老艺人们说,幸亏,凿刻技艺没因此失传,万幸。

“1983年—1996年,这期间,是门笺销售最兴盛的时期。”陈乃苍回忆说,每年阴历九月末到春节前,这期间,马头镇各自然村挨家挨户“闭门造门笺”,连夜赶制,一天睡4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的农户为了创新门笺规格,自己设计样式,大伙儿都掌握了凿刻技艺,只要谁家出来新的门笺样式,很快便被传开,“模仿能力极强!”万高册村老艺人张道明说。

阴历九月末至十一月中旬,这期间,马头镇10多个村庄的农户,集中凿刻囤积各色各种规格的门笺。经常有东三省、河北、湖南等地客商闻讯而来收门笺,有时候客商来的多时,根本就赶不上卖的,每位客商最少拿5000门,一门5张门笺,2元,这价位足以让乡亲们兴奋,眼瞅着钱放家门口,“全村,无论是大老爷们还是农妇,都跟打鸡血似地,一天睡4个小时不带打瞌睡的。”老艺人们如此形容当时的情形。

阴历十一月中旬到腊月二十日,马头镇盛村村民张乃苍便和同村的汉子租车去临沂市文体市场、高密市两个地方销售门笺,“囤积了2个月的门笺用麻袋装着,整车地拉到这2个地方。”张乃苍回忆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到高密市场销售,起先,他们带着门笺过去,人家看这门笺觉得挺有意思,甩了钱拖着麻袋就走,一麻袋门笺就给几十元,显然不行,他们又不敢上前阻拦,第一次去高密市场销售门笺,赔了本钱。

“市场里有个饭店,店老板很仗义,让我们这些个外地汉子住在饭店里,他给看场子,我们只需要付房费。”由此,门笺销售的小市场得以维护,就这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多年的时间,高密市场上一直流通着马头人凿刻的门笺。阴历腊月二十日,无论是在临沂市场销售还是在高密市场销售,大伙儿都像风筝拽线一样,准时回家。那个时候,家里剩下的门笺已经不多了,快过春节的这几天,就到周边集市上零售。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家子四口人,年末的时间能凿刻 4000门门笺,小户能凿刻3000门,一年能赚2万元,“那个年代,钱硬,4个月赚2万,不少了。”张道明说。让人羡慕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伙儿赚了钱,大金鹿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石英手表……家电添置得理直气壮,门笺,让大伙儿富裕了起来。“凿刻门笺,在马头镇风靡一时,俨然成了门笺集散地,传遍大江南北,挂在南瓦、北塞的门楣上。”马头人自豪地说。

日中则昃:

兴衰无常,机器印制难觅刀纹烙印

家族式传授,口头相传,最主要受现代工艺影响,时光推移,门笺这一工艺品面临消失和后继无人的困局。剪纸艺术的电脑化制作、流程式生产正在使挂门笺逐渐失去原有的风采。过去几百人、几千人制作门笺的场面也不复再有,年老的艺人逐渐凋零殆尽,年轻人又不愿重拾前人的旧梦。洋节、洋文化生活方式的侵入,使农村的人们逐渐摒弃传统的过节贴门笺、贴对联的习惯。

“现在,门笺的销售已经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老艺人们感叹道。

张乃苍家堂屋外屋檐下摆着一台“铁家伙”,那是印制门笺的机器,有固定模子,30分钟,按钮一摁,不费吹灰之力,1000门中号门笺轻轻松松便能印出来。“1000门是什么概念?5000张门笺,手工至少得凿刻四五个小时才能出活。”与机器印制相比,门笺少了手工凿刻过程中的刀纹烙印,少了那份靠心用手凿刻的韵味,更少了一份质朴的乡土手工艺气息。

“铁家伙取代不了手工艺的效果,可能出快活,这一境况也促使曾经家家户户凿刻门笺的技艺逐渐失去了手工艺术韵味。”目前,盛庄仅有张乃苍等少数农户还在坚持用小钢刀凿刻门笺,“现在,买门笺的人少了,外地客商也不来收购了,营生的技艺失去了赚钱的能力。大伙儿相继退出了这一行当。”打工,人家一个月哪怕搬砖瓦也比傻呆呆地坐在屋里凿门笺赚钱!谈到此,从事了35年门笺制作的张乃苍眼角鱼尾纹不禁皱起。

“艺术不能失色!”老艺人们有这样一股子信念,可信念归信念,凿刻了没人买,不禁要问,信念支持的是门笺技艺还是自我安慰的精神?为此,年轻的张乃苍决定为门笺注入活力,好打开销路。“共产党万岁”、“欢迎您来郯城参观”、“福娃迎奥运”……沿用门笺凿刻工艺,转变内容、形式,让年节时粘贴在门楣、窗楣的吉祥物变成室内装饰物,“软绵绸、软木框裱起来,艺术品,不失老手艺的韵味。”张乃苍的这一举动,浇注了门笺艺术的种子。“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如果能打开以门笺凿刻工艺为基础的艺术品市场,同样能让门笺焕发第二春!”老艺人们说道。

曾风靡一时的门笺制作,目前,仍有一些村庄部分老艺人坚持凿刻,家里保存的硬白纸、扎针、蜡板、刀片、纸捻子、直尺、剪子、水胶、铅笔、橡皮、针锥等工具,难耐寂寞。“年轻那会是为了营生,人老了,眼里的门笺却成了艺术品,越看越知心,完全是为保存艺术而凿刻。”

门笺艺术:

民俗文化,地道的马头味

郯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马头门笺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由农村艺人创作,流传也在农村的艺术品,她和对联、年画一起构成了鲁南苏北春节期间民居的亮丽风景线。“制作工艺并没有流传到外地,而是始终以马头镇万高册等10个村庄为主,世代相传。”工作人员介绍,马头门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门笺的制作采用套色镶嵌技术,集绘、剪、凿、镶、贴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代表了刻纸艺术的综合性水准。门笺的图案和文字始终演绎着世代相传民间的避祸驱邪、纳福求祥的意义。

郯城挂门笺制作始于明末年间马头镇小马头村,因为是群众性生产制作,会制作的人很多,确切的传承谱系很难认定,目前还在制作这项艺术品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集中在马头镇万高册村一带。日前,文化部门走访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凿刻艺人,第一代:张乐祥、张乐付、张乐栋、张道明;第二代:张道奎、张道宽、张道岭、张道芝、张道坤;第三代:张乃苍;第四代:张慕新、张慕宗、张慕江。13个人,4代人的历史记忆见证了门笺凿刻的兴衰,见证了生活气息里萌生的艺术气度,地地道道的马头味。“2011年春节,寒风中门楣、窗楣上会继续摇曳着门笺!”马头镇有这样一种沧桑的声音。

2008年“郯城门笺”作为民间艺术载入临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莒县门笺

莒县门笺的渊源虽无文字可查,但从康熙十三年重修朝元宫时壁画所见,即有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宫居漏卮湖东高阜之上,虽创建年代不详,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画为明代所绘,那么莒地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

莒县过门笺代表艺人来逢强对我说,莒县传统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 莒县文化馆研究过门笺的专家马树晓告诉我,莒县过门笺2008年便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门笺是莒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在每年的除夕和春联共同张贴,贴在门楣上的过门笺迎风飞舞,和春联交相辉映,给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盛庄套色门笺

盛庄套色门笺,民间艺人也称"挖补"门笺,或叫"换膛子"门笺,"膛子",系门笺的中心部位。膛子的花纹题材多以鸟兽虫鱼、花卉瓜果为主。其制作方法是把五色纸叠刻成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后,不受"随类赋色"之约束,重新组合,背后再用窄纸条粘贴。在统一的外框内,通过精心搭配的膛子花纹,可以出现各种颜色的底纹、花瓣、叶子、瓜果、虫鸟等。其贴挂色彩顺序以边框颜色排列,一般习惯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桃红、五蓝(或紫)。黄色在中央,为取色彩的左右均衡。民间艺人创造的这种精巧的套色门笺,较之五色纸单色门笺更为华丽璀璨,更富装饰性,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盛庄套色门笺,尤以孙对河民间艺人孙炳业刻制的最为精彩。他的门笺,曾被山东电视台《美在民间》专题13集所采用,并多次参加省、市和全国展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