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海烽火台
释义

概述

烽火台又称烽堠,俗称烟楼、燎台、炮台、应急台、烟墩。古代边防修筑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宁卫,遇敌入侵,则以烽燧报警。至今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遗迹,分布较广,这些烽堠历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

历史

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患,台州沿海的许多岛屿和村寨,逐成为倭寇掠夺入侵的立足点,海岸地带也就成为倭寇登陆、流窜、掠夺的主要地区。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设卫、所、烽堠以常必备。明嘉靖时(1522~1566),倭寇达到顶峰,烽堠更设尤密,时胡宗宪督师剿倭,撰《筹海图编》十三卷,尽载沿海城防,会哨,烟墩烽堠。 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无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间不等,以便瞭望,迅速传递,警报料敌。如遇敌情,则昼燃烟,夜举火。

结构

烽堠火都建于明代,有方形石砌,也有圆形土墩。据《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岗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只限30里,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两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 至今残存在山巅上的烽堠,以桃渚城为基点,自海边以扇状展开,点线相击,组成了传递敌情的情报系统。这些烽火台的结构大都为梯形方块状,上敛下宽,块石包砌,里塞碎泥、砖瓦。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桃渚上堂狮子山烽火台(7.3×6.3×3.3米),杜桥市场山烽火台(9.6×6.6×3.37米),西侧附有石阶可拾级而上,中为凹地为燃火堂,台上置约0.7米防风墙,这些均保留了当年明代的实物见证,除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平整拆毁,其余各地烽堠残基尚可辨。

用途

明正统八年(1343)加修了桃渚城,戚继光在此抗击倭寇,古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军事堡垒的作用,其沿海境内三门健跳古城、蛟湖巡检司城、桃峙巡检司城、连盘巡检司城、桃渚中旧城、上盘下旧城、连盘巡检司城、前所卫城、海门卫城、间置小雄汛、泗淋汛、桃渚汛、盈峙汛、垦埠汛、三石汛、小芝汛、乌岩汛等,并驻兵把守,汛守营屯,形成城防相连,烽堠相接的重要军事设施,强有力地抵制了倭寇的入侵,肩负防御倭寇的全任。 烽火台耸立于群峰之巅,一路烟楼相望,烽墩相连,曲折跌宕几百里,是明代海防工中的军事防御工程。沿海烽火台递次启动,相互通报,顷刻间,敌情便传至卫所城指挥部,在短时间内就可进入临战状态。形成一条以卫、所为点,巡检司、寨汛、烽堠为线的海防长城。随着时代的推移,烽火台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今已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