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葭蕃 |
释义 | 林葭蕃,台湾大学著名教授,福州闽侯尚干人,生于1904年12月28日。父进士、兄将军。1931年获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硕士。历任北京大学讲师、福建乡村师范校长、晋江中学校长、福建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1946年赴台,任台大法学院教务长、工商系主任、教授等职。著有《货币学原理》、《银行学原理》、《县政学》等。晚年回闽定居,热心文教事业,关注林森研究,助资出书。 追随林森“育才救国民族复兴”的思想林葭蕃说:“前清科举时代,尚干乡中武科方面特强,相传在某一年中曾并出五武举二十八武秀才的盛事;文科方面则较稀少,比之邻江之拥有七科八进士的螺洲乡,则显见不及,(同光年间螺洲乡产生七科八进士相近时间,尚干仅出一武探花一文进士)。在此沃野百里、群居万余户中,竟无一中等学校。林森对此惄然忧之!时巧老人(林森)于民国22年(1933年)夏间回乡谒祠祭祖,省立福州乡师范址设福州市西洪山桥之畔,地僻人稀,常逢水患。闽省教育当局正在计划觅地迁移,苦于无适宜地址与现成建筑物可资利用。老人闻此讯,一面向闽省府教育建议,请其迁校尚干。一面与乡人商议,首将傍山之陶江书院、陶南书院及其附近三大庙改为校舍之用,次则筹款将院旁庙侧之权屋八十余间,陈柩七百余具移往山后僻处,将原有的旧权屋收买拆毁,锄为平地,以供迁来新校作为操场与跑道之用。所需费用,首由老人慨捐一千银元为倡,其余则委嘱你祖父出面向乡人劝募,共募得3700元。由我具体负责,先在尚干乡旁西北后山购地数亩,半作上述陈柩中无力迁葬者代为葬埋之用,所幸所事得成,乡师范一校于当年冬间全部迁徙来临。师生动手在书院西北侧山麓建起教学楼,当时学生和老师每人捐大米二十斤,故称师生堂。” 林葭蕃特写一名联“乡是吾乡、校亦吾校,师生达已,后必达人。”他还撰写捐款立碑在永干堂前。碑曰:“干上学、学上干。心如此石坚,身似铁罗汉。农村得寄在吾曹,百折犹苦干。”乡师范为福州地区培养一批骨干教师,1936年全省六所师范学校会考,福州乡师范得第一名。 林森不仅自己慷慨解囊,捐廉兴学,还发动大家为教育尽力。他的育才即救国之本意,认为欲使中华民族之复兴,育才教育是根本。林森就任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国府主席,公务繁忙还把育才兴学的事放在心上,为复兴民族服务,林葭蕃追随他的思想,写了《县政学》,林森为此书封面题字。 晋江中学任校长民国25年(1936年)其间,省政府将全省六个学校合并为全省性的师范学校,林葭蕃则调往晋江中学为校长。台湾作家龚书绵女士在散文集《乡情万缕》中的“泉州湾的怀念”一文中说,晋中是我母校,校长林葭蕃先生出身福州望族,早年留学东瀛,回国后服务于教育界,现为台大国贸系资深教授,桃李遍天下,他的实干苦干精神,为晋江中树立了优良的学风,使之成为有数几所学校声誉最佳的中学,常得全省会考冠军。泉州五中(晋江中学前身)85周年校庆时,林葭蕃惠寄七律一首:“树蕙滋兰几度春,贞高绝洁不沾尘。温陵黉宇苍松老,德化弦歌桃李新。展诵华间情缱绻,追思雅教意纯真。马融绛帐垂清范,华诞飞觞答苦辛。” 泉州五中90周年校庆之际,九十高龄的老校长林葭蕃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抗战胜利任台大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林葭蕃任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1976年他发表了改进台湾合会事业的专案研究报告《谈台湾中小企业融资之问题》。对大陆当今中小企业的融资,有着借鉴的意义。林葭蕃惜才,奖励青年学子,他还积极襄助购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转赠给学生。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设置林葭蕃教授纪念奖学金,以奖助优秀学生学业造福社会。《世界名人录教育家篇》中有他的名字。林葭蕃爱国爱乡,联系众多族人林葆善、林震东、林尚武等组成宗亲会,联络同宗,强调和睦团结,成为敦亲睦族的团体,为台属服务,与祖国加强联络,为和平统一中国贡献力量。 由林葭蕃和海外林功佑先生资助林伟功主编的首部学术丛书《海峡两岸林森研讨集》得以面世,为海峡两岸史学界探讨民国历史人物开了先河,在海外有较大影响,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 林葭蕃数十年执教为生,无时不怀念故土乡梓,1996年10月,林葭蕃教授从台湾归来,2002年9月13日林葭蕃病逝漳州。骨灰安葬在福州尚干家乡,在闽侯二中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家政参加了追悼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