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传勇 |
释义 | 林传勇,男,1940年10月出生,福建东山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78年至今任职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94年被聘为研究员。 自20世纪70年代初,三十余年来致力于变形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在地质和地震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范围涉及不同的领域:一是在构造岩的研究方面,在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工作中,采用显微构造分析方法探讨珠峰北坡构造岩的变形特征。二是在断层带和断层岩的研究方面,采用岩组动力学分析方法探讨我国一些主要断裂带,如郯庐断裂、富蕴断裂和红河断裂等的应力方位和断裂活动特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岩石、变形环境(包括温度、压力、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等)以及变形机制等。三是在开展了韧性剪切与矿化作用关系的研究,在金厂峪金矿开展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韧性剪切带中金矿化的机理。四是将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质工作中,着重探讨重大工程区中断层的活动性、活动性质和活动期次等,曾先后应用在包括二滩、瀑布沟、溪落渡、天生桥、向家坝和三峡库区等十余个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五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自1988年至2001年,开展了通过幔源包体的显微构造特征探讨我国东部地区上地幔物质组成、物理环境、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的研究。对我国东部地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省的数十个幔源包体产地开展了研究;并为配合我国活动火山的研究,探讨了长白山、龙岗火山群、五大连池和海南岛等火山幔源包体的研究。此外,还对西部地区开展初步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了对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研究,探讨下地壳的物质组成、物理环境、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并已取得较好的进展。目前主要致力于探讨松散沉积物中活动断层和古地震的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标志,希望在当前正在全面开展的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中能够开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2本,译著2本。其中,“变形岩石显微构造研究在地质和地震科学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地质(1975)”作为“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中国东部上地幔物理状态研究”和“基岩区断层最后一次活动时间的研究”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1996)。1995年被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