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明寺巷社区 |
释义 | 社区简介长明寺巷社区,地处交通便利,商业繁华的杭州市中心。东起环城东路贴沙河,南至西湖大道起来为界,西邻东河,北接解放路。总面积0.41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户2391户,总人口7223人,暂住人口353人,居民小组19个,五好文明楼群47个,五好文明家庭878个,60岁以上老人1028人。社会资源丰富,有邮政枢纽中心、区城建开发公司、市三院、杭二中分校等省市区级单位,还有著名的龚自珍纪念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主要以劳动保障、卫生绿化、妇女文教、计划生育、帮扶救助、民政福利、综合治理等工作形成的社区主体建设和社区党员建设。尤其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双拥共建为我社区的两大特色工作。 隶属关系隶属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 名称来源“长明寺巷”为何名曰“长明寺巷”你可知道?长明寺巷南起清泰路,北至解放路东段。巷口旧有建于五代的长明寺,故名。还想知道更多的有关长明寺的故事吗? 就去长明寺巷社区听听老人们讲故事吧。 《查东山先生年谱》 庚午(崇祯三年,一六三0),先生三十岁。 先生与十二翁就试武林,遇乞儿陆晋、于畏五等。晋,新安人。抗声长歌,目空左右,群乞唯唯听命。先生异之,问曰:"若乞,亦识字乎?"晋笑曰:"不识字,还成得个乞子?"先生惊,下阶与揖,曰:"子其得道者欤?曷舍乞俯共朝夕?"晋曰:"夫谁不衣食人也。吾取之,不如其与之;吾劳取之,不如其逸与之;吾奢取之,不如其约与之。且取之而使人忌,取之而使人怨,至取之而使人夺,取之而使人不容,抵于法,何如与之而人乐,与之而人不见损,与之而人咸自以为积福也!" 先生固请,晋曰:"公等解我意,暂为知己辍业。"遂邀归寓,为之栉沐,为之衣冠,同社诸子皆亲如昆弟。 此事蒲留仙、钮玉樵皆指为吴顺恪事。蒲谓清明遇之野寺中。钮谓雪中留饭,明年孝廉寄寓杭之长明寺,携侣游湖上,忽遇前丐于放鹤亭侧。王阮亭、蒋心余承袭其讹。 先生自云:"葛如(六奇字)方布衣野走,世传余有一饭之得罪,怀之而思报。其实无是也。"是则公在时已传其事,故公为之辨。或谓:"时将军已贵,公为之讳,是固未可知。" 诸家臆断纷纷,皆因陆晋事而附会之,不及见外纪及年谱故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