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芒耳蕨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长芒耳蕨 种拉丁名:Polystichum longiaristatum Ching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e 科中文名:鳞毛蕨科 属中文名:耳蕨属 属拉丁名:Polystichum 中国植物志:5(2):111 形态特征植株高60-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生线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2-26厘米,基部直径约4毫米,黄棕色,腹面有纵沟,生线形、披针形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二色,中间黑棕色,有光泽,长达巧毫米,宽达7毫米,先端尾状,边缘近全缘或具睫毛状细齿;叶片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8-51厘米,中部宽16-20厘米,先端渐尖,能育,向下略变狭,下部能育,二回羽状;羽片20-24对,互生,平伸,具短柄,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向基部下侧略变狭,基部不对称,中部羽片长9-11厘米,宽1.8-2.1厘米,一回羽状;小羽片12-15对,互生,具短柄,三角卵形或矩圆形,长0.8-1.2厘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侧具弧形耳状凸,边缘平整或略有极浅锯齿,齿端具特长的芒,羽片基部上侧一片常较大,全缘有时仅耳状凸分离;小羽片具羽状脉,侧脉5-7对,二歧分叉,明显。叶厚草质,上面近光滑,下面密生短纤毛状小鳞片;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生淡棕色线形、披针形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和宽披针形,疏生,长达10毫米,宽达2.5毫米,先端尾状,边缘具睫毛状齿;羽轴腹面有纵沟,背面生淡棕色线形、钻形鳞片。孢子囊群每小羽片3-5对,主脉两侧各1行,靠近主脉,生于小脉末端;囊群盖圆形,盾状,边缘不规则齿裂。 生长特性生林下湿地,海拔1000-2600米。 国内分布我国特有种,产陕西(石柴)、甘肃南部、湖北(神农架)、西藏(墨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