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芒毒麦 |
释义 | 中文学名:长芒毒麦 拉丁学名:Lolium temulentum L.var. longiaristatum Parnel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黑麦草属 英文名:Darnel Rye-grass 原产地:欧洲 入侵地:青海,安徽,江苏,江西,云南 形态特征一或二年生草本。冬季或翌年春季出苗,花果期4-6月。多混杂于麦类收获物中传播。成株 本变种与毒麦相似,不同处是每小穗常含9-11小花,以9为多,内,外稃先端钝,外稃顶端的芒长达2厘米。子实 同毒麦。幼苗 第1片真叶带状,长7.7厘米,宽2.5毫米,腹面有7条圆锥状隆起的直出平行脉,并被有单毛和星状毛,叶颈明显,叶舌膜质,2裂。第二片真叶有脉9条,叶舌环状。 分布范围我国青海、安徽、江苏,江西、贵州和云南有发生。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分布。 为害特点有毒杂草。部分地区田块发生数量大。我国小麦种植区时有发生和危害,其子实皮与糊粉层之间有真菌寄生,产生毒麦碱,人畜和家禽食之,均会发生中毒。 防治方法毒麦是我国规定的进出口检疫对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检疫规定,防止毒麦进口及在国内蔓延扩散。一旦发现应通过选种、换种、轮作倒茬、耕作防除等方法消除毒麦。对饲养人员传授识别毒麦的知识,不用混杂毒麦的饲料饲喂家畜。一旦发生中毒立即停喂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