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释义

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前身为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迁入大连,成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04年承担辽宁省野蚕重点实验室部分工作,2005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中心。全所工作人员38名,研究人员27名,其中高级人员13名,硕士4名,博士2名。现任所长李树英。

一、方向任务

该所主要从事野蚕(柞蚕、樗蚕、天蚕)、农作物(玉米、花卉、樱桃等)水产(鲍鱼、对虾、扇贝)的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克隆、序列检测分析、生物进化及亲缘关系分析和病毒载体构建、外源基因表达、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及柞蚕的综合利用等研究。开展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进行安全评价与检测、监测的工作。

二、机构设置

研究所设有基因工程研究室、蛋白质工程研究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及综合办公室。

三、科研条件

研究所配备有DNA合成仪、测序仪、PCR热循环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进口超速和高速离心机、进口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机及大型活动冷库等设备。

四、科技成果

(1)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载体表达系统的构建

柞蚕NPV载体表达系统基因工程的研究始于198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克隆了柞蚕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并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确定了该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构建转移表达载体。同时还建立对柞蚕NPV敏感的樗蚕蛹精巢细胞株系。1992年,在昆虫细胞和柞蚕蛹体内表达外源基因获得成功,初步建成了柞蚕NPV载体表达系统。同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授权(专利号92103655.8)。

(2)柞蚕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该所科研人员分析并鉴定了柞蚕蛹抗菌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中包括抗菌肽A、B、D、溶菌酶和凝激素等主要成份;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其性质分析;阐明了抗菌活性物质与柞蚕品种间的关系,为柞蚕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雌蚕蛾开发研制成九如天宝口服液,用于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上述两个产品已成功转让给海南欣安生物工程制药有限公司,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经过培养筛选,获得了可连续传代培养的樗蚕精巢细胞系,目前已稳定传至上百代。细胞对ApNPV感染实验表明,60%左右的传代细胞可被ApNPV感染。进一步用ApNPV-DNA转染樗蚕精巢传代细胞也获得成功。樗蚕精巢细胞系的建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3)昆虫抗菌肽基因的克隆

昆虫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体外常用于杀菌剂,并用于植物转基因抗细菌病育种。为满足这一需求,依据昆虫抗菌肽B基因的序列,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并克隆了昆虫抗菌肽B基因,为下一步开展相应得研究打下基础。

五、科技开发

柞蚕蛹虫草产业化技术推广分离野生冬虫夏草菌,接种于柞蚕蛹,成功培育出柞蚕蛹虫草,对蛹虫草生产的副产物进行了开发利用。目前虫草生产中的培养基部分基本上是作为一般畜禽饲料用,为了充分提高虫草副产物的经济价值,同时,将其添加于鸡饲料中,进行绿色虫草鸡及鸡蛋的产品开发,从目前初步实验结果来看,具有一定的作用,现正着手开展相关数据的测定。目前产品已销往日本、台湾等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