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坑村
释义
1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渡镇长坑村

长坑村地处浙江省丽水市49省道两沿,距缙云县城8公里,10多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90户,总人口1260人,耕地289亩,山林5400余亩,是个居住分散、山林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区村。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外出务工收和运输收入.长坑小学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首批文明学校、省和谐校园。

2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长坑村

基本概况

长坑村地处寮步西南,全村面积180公顷。现有常住人口800余人,外来人口180人。70米宽的西南公路横跨我村辖区内,新建的莞深高速公路有两个路口在我村内,极大缩短了到深圳、广州的时间。

改革开放前,是一纯农业村,大部分群众以务农为主,改革开放后,调整方向,群众基本都在工厂上班,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左右。

土地资源丰富。现有外资企业4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再建立两个工业区:一个东区、一个西区。东区主要接纳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西区主要接纳一些大中型的民营、外资企业。

历史沿革

长坑村位于寮步镇西南面,在松山湖大道、莞深高速公路之间。东南面与井巷、小坑村接壤,西面与东城区同沙为邻,北面与上屯村为界,东北与井巷、小坑、药勒村相隔,面积约2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村有95户435人,耕地总面积1530亩。2003年,全村有243户,总人口858人,其中男性433人,女性425人。外来暂住人口580人。

长坑村有多个姓氏,其中陈姓有412人,黄姓241人,骆姓29人,邓姓39人,杨姓24人。另外还有其他姓氏。

长坑村的黄姓始祖追根至峭公第17子城公。城公从江南的某地迁徒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其后裔希圣公随母陈祖婆到莞。初居小铁冈(即今桥头朗厦)。后迁居城垌(即今常平城垌)最后定居琥珀坑(即今东坑黄屋村),娶妻朱氏,生下9子,后人称“九公子”。九公子分居东莞各地,其中孟霜祖迁至长坑定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50年初,长坑划归东莞县第五区普治乡管属。1953年3月,改称东莞县第三区药勒乡,划归药勒乡管属。1958年9月,成立寮步人民公社,称药勒大队,归药勒大队管属。1964年2月,改称三联大队,划归三联大队管属。1983年9月,人民公社撤销,改称寮步区三联乡。1987年4月,寮步撤区建镇,改称三联管理区,长坑归三联管理区管属。1999年9月,撤三联管理区,称长坑村。

经济民展

长坑地处偏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经济落后,村民生活贫苦,有“三穷、四窟、五难捱“的口语。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分得了田地,逐步得到了温饱,但经济还相当贫乏。集体经济收入只有碾米加工、鱼塘、山塘水库及少量的果园等,年收入不足万元。1985年,进行分田到户,实行承包责任制。村民种上了橙柑、荔枝、龙眼等,经济收入开始好转。1996年长坑村向银行贷款300多万元,建了第一间厂房,引进港商办起了第一家企业——东莞市宏耀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当年厂房年收入27万元。1999年8月,从原三联管理区分得三联伟伦厂、三联钢线厂及扶贫厂1/3的股份,加上原有的宏耀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及农、林、牧、副、渔的总收入,接近90万元。2000年,长坑村将1300多亩的山头、山地出让给东城区。年底收到了第一期转让费3000多万元。2003年,全村集体、民营和外资企业共有5家,其中台资企业1家,港资企业1家,“三来一补”企业2家,民营企业1家。厂房总面积2.2万平方米。年收入达150万元。2003年长坑村总资产达4450万元,负债180万元,净资产4260.5万元。每人每月享受100元的生活补贴。

3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长坑村

长坑乡政府驻地,海拔660米。相传因地处窄长的山谷而得名。村委会设在大坂,辖12个村民点。该村有八景:即石璧龙腾焕彩章(石壁寨,又称铁甲将军);达摩狮踞隐奇光(圩后达摩岩,又名狮仔峰);浮图环市江陵少(长坑街上、下街);孩儿守溪日月长(指孩儿坝);铁仑夜光能照乘(铁仑山),岱山春影正朝阳(华美祖宇);仙人骑鹤千秋炳(指来龙山);法主驱邪万古扬(指华美灵圣宫)。其中有始建于宋的达摩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有“温泉菩萨”、“三友树”等八景,有林泉之趣,怪石之奇。位于长坑乡政府内的崇德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是安溪县仅存的书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高岭土矿。村民有王、苏等姓。

4 江西省瑞昌市洪一乡长坑村

长坑村位于洪一乡长坑村位于瑞昌市西北边陲,东与我市花园乡相连,南与肇陈镇毗邻,西同湖北阳新县洋港镇接壤,北与湖北阳新县木港镇傍山相依,系我省西北端边徼之地,距市区67公里。全境四面山峰高耸,中间垄畈相间,东高西低,丘陵起伏。山河毓秀,物阜地灵,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小山竹和芒杆等储藏量大,开采前景广阔。村内山多地少,水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水稻、红薯为主,苎麻是其特产。欢迎大家来本村参观。

5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白石镇长坑村

长坑村下辖长坑、西坑、溪尾等三个自然村,位于下白石镇西南部,距城区72公里,东与下白石双岩禅寺山村交界,西与宁德八都、漳湾隔江交界,南临500吨级码头,北有高速公路、铁路贯穿,耕地面积359亩,山地面积1300亩,林地面积700亩,海滩面积600亩,全村人口550人,其中畲族246人,占全村人口的44.6%。2008年人均纯收入4952元。 长坑村原称福安县三十三都金锭境,在唐、宋、元、明、清、民国期间是福安陆上通往宁德、福州的经商官道,宋朝的王十鹏官员曾路经此地视察双岩禅寺并题诗寺中。明清时称地名小获,长坑村蓝姓始祖系宁德八都镇点兰由昭连公于乾隆元年迁移福安下白石荷屿村后居住长坑村,在清嘉庆年间,由甘棠林氏父子双进士。筹资在小获(现改名长坑村)云集各姓在此地围垦开发农塘,在塘内湾坳处盖栋楼房管理农塘,由苏洋刘姓管理,定居后改为塘楼湾。由于春雨暴发山洪淹没农塘看象一片海洋,号名大洋,清代年间荷屿高姓学校建于大洋岸上供读,由兰姓兄弟管理定居,继后陈姓等定居长坑村,清乾隆元年,冯翌荣雷姓大祖雷千由安邑岳秀乡棉头村墩村迁移下白石长坑溪尾自然村居住。

由于地理位置,东由双岩峰的山溪坑水直向当年的小获海滩流入大海,故此先人定居地名称长坑,后衍至清朝年间,各地各姓云集此地海滩围垦养殖耕种等生产,形成周围几个村庄,对该片海滩开垦种植及水产养殖。至今留有旧建筑古民居壹座,宫庙、古井等特显畲民的独特风格。

长坑村海滩及山地面积广,山地盛产石矿材料、毛竹、松木、杉木、杂木、龙眼、荔枝等,海上盛产蛏、蛤、虫寻等海上水产品,产品运销宁德、福安、福州等地。福安市最长最大的白马河流贯穿,流向霞浦、官井洋、东冲口、宁德八都港等。长坑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农产品、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水河流港道、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然风光特色,有一定的开发资源前景。

目前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内道路、广播电视尚未建成,村民无法饮上自来水,饮水仅靠肩挑手提,卫生状况极差。

6 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郭巨长坑村

长坑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郭巨片区,峙头半岛,与长浦村,双屯村,光明村,中宅村同乡,长坑村离最近的公交车站点约有20公里。村里的一切,依旧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模样。村常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

主要农产品:榴梿,芦笋,葡萄柚,卷心菜,黄椒,山药,蕃茄,无花果,奇异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