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沮桀溺耦而耕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长沮桀溺耦而耕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出处:《论语·微子》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1] 长沮、桀溺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3]。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4]?”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5]”曰:“是也。”曰:“是知津矣[6]!”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7]?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8]?”耰而不辍[9]。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10]:“鸟兽不可与同群[11],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3]。”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1]该文选自《论语·微子第十八》。 [2]长沮(jù)、桀溺:指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长、桀,都形容高大;桀,通“杰”。沮,低湿的洼地。溺,指浸在水洼中。耦(ǒu)而耕,两人并耕。 [3]津:渡口。 [4]夫(fú):彼,那个。执舆:即执辔(缰绳)。舆前驾马有辔,所以执辔也叫执舆。 [5]与:同欤。 [6]这句是讥讽孔子周游列国,熟知道路,不用问别人。是:代词,当“这个人”讲。 [7]滔滔三句:意思是说,今天下皆乱,诸侯无贤者,你将和谁去变异这乱世使它治平呢?滔滔: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因问渡口,故借水作比喻。而:同尔,你。谁:指当时诸侯。以: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改变。 [8]辟:同避。人:指与孔子思想不合的人。因孔子碰到他们往往避开,故桀溺称其为“辟人之士”。而:你,指子路。辟世之士:指隐者,长沮、桀溺自谓。“与其”和“岂若”相呼应,等于现代“与其”和“不如”相呼应。 [9]耰(yōu):用土覆盖种子。辍:停止 [10]怃然:怅然,失意。 [11]鸟兽句:鸟兽(我们)不可以跟他们同群。既不能隐居山林,必须在社会中生活。 [12]这句是说,我不跟人群在一起还跟谁在一起呢?这是说不能隐居。斯:这。徒:徒众。斯人之徒,等于说人群、世人。 [13]天下有道两句:意思说,倘若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变法的工作了。 作品译文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已乱,)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躲避坏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说完,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 作品赏析孔子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想要拯救斯民于水火,这种为世而忧,为国而忧,为民而忧,为时而忧,身处逆境而心忧天下的胸襟抱负是很可宝贵的,是儒家精神的精髓。问津在文中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自然意义上的渡口,另一方面是指现实生活中人生道路的选择,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小故事都表现了孔子四处碰壁而志向不改,走投无路却毫不懈怠的崇高精神境界,这种坚贞不移,锲而不舍的入世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封建士大夫的人格。 从孔子的话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生活, 否则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人, 理应关心人、同情人,尽自己力量改造社会,把人类从动乱痛苦中解救出来。 显然,长沮、桀溺是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选择了避世隐居,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这与孔子信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正好背道而驰。正如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与谋”。不过有意思的是,对入世执著的孔子并没有感化隐士一道救世的意图,反倒是应该与世无争的隐士企图说服孔子的弟子改弦易辙,跟随他们一起隐居。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从这个角度说,长沮、桀溺的气度确实是有点小了。 古今点评1、夫二子者,问津且不告,岂复以姓名通于吾徒哉?特以下文各有问答,故为假设之名以别之。曰“沮”曰“溺”,惜其沉沦而不返也。桀之言“桀然”也;“长”与“桀”,指目其状也。以为二人之真姓名,则泥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2、记二人傲倪孤高如画。末记孔子一谈,深情至切。……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论文章本原》) 3、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康有为《论语注》) 相关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