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江地区城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伍新木,张秀生,刘国光 编丛 书 名: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出 版 社: 武汉出版社ISBN:9787543019980出版时间:1999-10-01版 次:1页 数:342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长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并努力改善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要加快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力争近年内在治山治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收到明显效果,这是长江地区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与任务,为了促进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长江、利用长江、开发长江,由武汉出版社策划组织、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协编,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大型丛书《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人地系统为核心,以自然和社会的协调为目标,以人口调控为条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和科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江和流域城乡协调发展,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人口数量和素质协调发展等战略和对策。以一个大江大河流域为对象,系统、全面而又充分地论述该流域地区实施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著述,在我国出版史上还是第一次,丛书的作者和出版者们无疑做了一件具有开创性和导向性的工作。 作者简介伍新木,男,1944年4月生,汉族,湖北仙桃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武汉火学经济学系,现任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主编出版了8本书,发表了经济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日和教育部、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共15项,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武汉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1997年当选为湖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 ·查看全部>> 目录总序 导言:《围城》的启示 1 长江地区的城乡历史源远流长 1.1 城市的起源 1.2 长江地区城乡建设的漫长历程 1.3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 1.4 21世纪的城市 1.5 21世纪的乡村 2 长江地区城乡建设的战略地位 2.1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化与中国的战略角色 2.2 中国经济格局的演化与“三区一带”的战略角色 2.3 长江地区的战略优势 2.4 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3 长江地区乡村建设现状 3.1 长江文明与长江地区的乡村 3.2 长江地区的农村经济 3.3 长江地区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环境 4 长江地区城市建设现状 4.1 长江文明与长江地区的城市 4.2 长江地区的城市分布 4.3 长江地区的城市结构 4.4 长江地区的城市功能 5 长江地区的城乡关系 5.1 城市和乡村——两个开放的系统 5.2 多元经济、多元社会下的城乡系统关系 5.3 长江地区城乡关系发展模式 6 长江地区城市发展蓝图 6.1 长江地区城市发展战略 6.2 长江地区的发展规划 6.3 长江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 7 长江地区农村发展蓝图 7.1 中国农村发展道路 7.2 长江地区的农村发展规划 …… 8 长江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 9 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建设 10 大河流域城乡建设的国际经验 结语:让长江流向更美好的明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