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棘宽吻鲀
释义

分类信息

长棘宽吻鲀(学名:Amblyrhynchotes spinosissimus)为鲀科宽吻鲀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以达东伦敦以及广东沿岸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Malba。

中文名称 长棘宽吻鲀

拉丁名称 Amblyrhynchotus spinosissimus

英文名称 longspine blowfish、Spiny blaasop

地方名称 长刺宽吻魨、长刺泰氏魨Tylerius spinosissimus (R.) Spheroides spinosissimusRegan, 1908、Tylerius spinosissimus(Regan, 1908)、Spheroides unifasciatus von Bonde, 1923

作者单位 \\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鲀科

拉丁科名 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 宽吻鲀属

拉丁属名 Amblyrhynchot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2+8;臀鳍1+6;胸鳍16;尾鳍1+8+2。

体颇粗短,卵圆形,略侧扁;体长为体高2.1~2.3倍,为头长2.3~2.4倍。头粗大;头长为吻长2.5~2.9倍,为眼径4~4.6倍。吻圆钝,在鼻孔前方微凹。眼中大,上侧位,距吻端比距鳃孔为近眼间隔宽平,为眼径1.8~2.4倍。鼻孔每侧2个,位于鼻瓣前、后侧,鼻瓣距吻端约为距眼的1.5倍。口小,前位,平横,浅弧状。上下颌各具2个喙状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发达,细裂;下唇较长,两端向上弯达上唇的两侧。鳃孔侧中位,直列,浅弧形。

除唇部及尾柄后半部外,头、体背面、腹面、两侧及尾柄前部均密被细长小刺。侧线明显,上侧位,至尾部下弯于尾柄中央。侧线分支细弱。体侧皮褶不明显。

背鳍1个,镰刀状,始于肛门上方、具2不分支,8分支鳍条。臀鳍与背鳍相对、同形,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具1不分支、6分支鳍条。胸鳍侧位,稍低。无腹鳍。尾鳍截形。

浸制标本头、体背侧暗褐色,无小白点,在眼的上方及后上方有1黑褐斑,体侧下方与腹面均为污白色,散布许多针尖般小黑点。各鳍淡黄色,尾鳍后缘为灰黑色横带。鳃腔淡灰黄色。

生活习性

热带底层食肉性鱼类,以软体动物、甲壳类等为食。栖息于183-225m深水区。产卵期约在冬末春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