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丽绿刺娥
释义

昆虫名,为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国的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等。

中文学名:丽绿刺娥

拉丁学名:Latoia lepida(cramer)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科:刺蛾科

分布区域: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等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 16.5—18 mm,翅展 33—43 mm;雄虫体长 14—16 mm,翅展27—33 mm。头翠绿色,复眼棕黑色;触角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基部数节为单沛齿状。胸部背面翠绿色,有似箭头形揭斑。前翅翠绿色,基斑紫褐色,尖刀形,从中室向上约伸占前线的1/4,外缘带宽,从前缘向后渐宽,灰红褐色,其内线弧形外曲;后翅内半部黄色稍带褐色,外半部褐色渐浓。腹部黄褐色。

扁椭圆形,长径 1.4-1.5 mm,短径 0.9—1.0 mm,黄绿色。

幼虫

初孵幼虫长约 1.1—1.3 mm,宽约 0.6 mm,黄绿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4-25.5 mm,体宽 8.5-9.5 mm。头褐红色,前胸背板黑色,身体翠绿色,背线基色黄绿。中胸及腹部第八节有1对蓝斑,后胸及腹部第一和第七节有蓝斑4个。腹部第二至第六节在蓝灰基色上有蓝斑4个,背侧目中胸至第九腹节各着生枝刺1对,以后胸及腹部第一、七、八节技刻为长,每个枝刺上着生黑色刺毛脱余根;腹部第一节背测技刺上的刺毛中夹有4—7根桔红色顶端圆纯的刺毛。第一和第九节技刺端部有数报制毛,基部有黑色瘤点;第八、九腹节腹侧枝刺基部各着生1对由黑色刺毛组成的绒球状毛丛,体侧有由蓝、灰、白等线条组成的波状条纹,后胸侧面及腹部第一至第九节侧面均具枝刺,以腹部第一节枝刺较长,端部呈浅红褐色,每枝刺上着生灰黑色刺毛近协根。

卵圆形,长 14-16.5 mm,宽 8-9.5 mm,黄褐色。

扁椭圆形,长 14.5-18mm,宽 10—12.5 mm;黑褐色;其一端往往附着有黑色毒毛。

发生规律

在江苏、浙江1年发生2代,广东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浙江在4月下旬后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中旬以后幼虫老熟结茧化蛹,7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产卵;7月底至8月初第H幼虫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中旬幼虫陆续老熟。 卵经常数十粒至百余粒集中产于叶背,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不取食,1天后脱皮。龄幼虫先取食蜕,后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3龄以后咬穿表皮。5龄以后自叶缘蚕食叶片。幼虫6—8龄,有明显群集危害的习性,6龄以后逐渐分散,但脱皮前仍群集叶背。老熟幼虫于树枝上或树皮缝、树干基部等处结茧。雌、雄性比约1:1.3。羽化后当晚即可交尾,次日开始产卵。一头雌虫的产卵量为500-900粒。成虫有强趋光性。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1)处理幼虫多种刺蛾如丽绿刺蛾、漫绿刺蛾、纵带球须刺蛾等的幼龄幼虫多群集取食,被害叶显现白色或半透明斑块等,甚易发现。此时斑块附近常栖有大量幼虫,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加以处理,效果明显。不少刺蛾的老熟幼虫常沿树干下行至于基或地面结茧,可采取树干绑草等方法及时予以清除。(2)清除越冬虫茧刺蛾越冬代苗期长达7个月以上。此时农、林作业较空闲,可根据不同刺蛾虫种越冬场所之异同采用敲、挖、剪除等方法清除虫茧。烛革可集中用纱网紧扣,使害虫天敌羽化外出。为免受茧上毒毛之害,可将茧埋在30cm深土坑内,踩实埋死)。

灯光诱杀

大部分刺蛾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灯光诱杀。

化学防治

刺蛾幼龄幼虫对药剂敏感,一般触杀剂均可奏效。例如,90%敌百虫晶体8000信液对纵带球须利蛾,1500倍液对黄刺蛾;1000倍液对窃达刺蛾、黑眉刺蛾、白德姹刺蛾;80%敌敌畏乳油 2000信波对纵带球须刺蛾, 1000倍液对枣刺蛾、揭边缘刺蛾、白痣姹刺蛾;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对球须纵带刺蛾及黑眉刺蛾; 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对揭边缘刺蛾,5000倍液对黑眉刺蛾;20%氰戊菊酯用册倍液对黑眉刺蛾均很有效。此外,也可用 50%杀螟松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50%对硫磷乳油、 25%亚胺硫磷乳油 1500—2000倍液、 2.5%敌百虫粉剂及 3%西维因粉剂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

刺蛾的寄生性天敌较多,例如已发现黄刺蛾的寄生性天敌有刺蛾紫姬蜂、刺蛾广肩小蜂、上海青峰、爪哇刺蛾姬蜂、健壮刺蛾寄蝇和一种绒英蜂(学名待查)。纵带球须刺蛾,丽绿刺蛾,黄缘级刺蛾卵的天敌有赤眼蜂 Thehmpmma sp.;刺蛾幼虫的天敌有白僵菌、青虫菌、枝型多角体病毒,均应注意保护利用。在天敌利用上,例如以2.3X10’-2.3 X 10’个/ml浓度的纵带球须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该虫,效果达 100%;将患此病幼虫引入非发病区,可使非发病区幼虫发病在90%以上;将感病幼虫(含茧)粉碎,于水中浸泡 24小时、离心 10分钟,以租提液 20亿 PIB/ml的黄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稀释1000倍液喷杀3—4龄幼虫,效果达76.8-98%。上海青蜂是黄刺蛾常见天敌,江苏清江市苗圃,应用刺蛾茧保护器将采下的虫茧放入其中,使羽化后青蜂飞出。如是使刺峨的被寄生率第一年达 26%,第二年达 64%,第三年达 9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