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释义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36年。2001年与长春职工医科大学、医学情报所合并;2005年6月长春市政府决定将长春市人民医院(原铁路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作为学校的第一、第二附属医院。 中文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校训:医道天德 创办时间:1936年 类别: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长春 主要院系: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生物工程系,基础医学部 主管部门:吉林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医药 概况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东方广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学校始建于193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与长春职工医科大学、医学情报所合并。通过资源整合,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整体办学实力已位于省内专科院校前列。 学校占地面积346752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6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07人,具有中高级职称676人。藏书量190105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590万元。 学校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管理,设有两院四系七部,即第一、二附属医院、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生物工程系、基础医学部、外语教研部、计算机教研部、马列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国际交流部、成人教育部。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十八个专业和成人本、专科十个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优秀课程12门,省级合格实验室4个,省、市级职业技能鉴定站2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17个。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建有数字化、多功能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和行政办公自动化。 历经7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积淀下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教以惠生、学以达仁”的办学理念的统领下,凝练了校训“医道天德”,将“爱”与“德”的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顺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社区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为中心的办学思路,制定了向本科院校迈进的总目标。 厚重的历史,希望的明天,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学校上下正满怀信心地向着未来走去。 历史沿革吉林市私立助产学校(1936-1947)吉林省私立助产学校(1947-1949) 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1949-1952) 吉林省吉林卫生学校(1952-1955) 吉林省长春卫生学校(1955-1958)(从吉林省吉林卫生学校分出) 长春市医学专科学校(1958-1959) 吉林省长春医学专科学校(1959-1962) 长春市卫生学校(1962-1993)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3-200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1-至今)(含长春职工医科大学、长春医学情报研究所) 办学理念教以惠生 学以达仁 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使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智慧的人生,培养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而“教以惠生、学以达仁”正是为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提出的,它将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教以惠生”的“教”从广义来讲就是指大的教育环境,从小处来说是指教师、教学、教法。而“生”是指学生、生活、生命、众生。“教以惠生”就是要求无论是教育的大政策,还是教育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学生,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要有利于生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学以达仁”的“学”是指学校、学生、学习,而“仁”的精髓则是爱,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性格,追求人的价值,他还代表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忘我、杀身成仁的精神以及个人的修身养性、对道德的遵从等,他的最高境界就是审美和自由。“学以达仁”就是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仁的氛围,每一个教职工应以培养具有“仁”心的学生为己任,而学生应该以“仁”为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教以惠生是学以达仁的基础,而学以达仁是教以惠生的目的;教和学是达仁的手段,学校和学生是达仁的主体。但达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既“仁心和知识”,仁心的作用在于使“仁”成为一个稳定的目标,而知识则避免仁成为流弊—愚。 (一)以爱为载体,创造“仁”的氛围 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情感和情绪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创造一个“仁爱”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无私的爱,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自觉自愿地追求“仁”的境界,并把“仁”的思想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充分培养他们的“仁爱、仁义”之心。而学校的教职工应把“教以惠生、学以达仁”作为工作理念,要以惠生为己任,以达仁为毕生追求,把“爱”融入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把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连同父爱、母爱送给每一名学生,以爱融化学生,以情感化学生。 (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 而现代教育的目标正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才能,陶冶品德,他的终极目标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但教育在开发智力的同时还有窒息创造力的作用,所以知识仅靠灌输是不够的,更应考虑到教师、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问题。 一是要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开创性”的教育环境,给每个人建立一个表演的舞台,一个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学生全新的用心灵和感情去贴近和感悟人生,去获取独特的审美。 二是教师要能经得起推敲,要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我们常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学生不断成长的需要。 三是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能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 四是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从而学会尊重。 “仁”不仅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作为人类生命的守护神,更应有“仁爱”的心胸,“博爱”的情怀,只有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实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我们应以“教以惠生、学以达仁”为工作理念,把“仁”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按“仁”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校徽校训校徽校徽由雕塑、书、盾牌、校训和学校中英文全名组成。校徽主色调为蓝色,雕塑为本色。 校徽各部分及色调的寓意:书是知识的象征,将书放在下端,表示知识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要尊重知识;将翻开的书放在学校门前雕塑的后面,表示知识的大门已经打开,希望全校师生能够以书为伴。 盾牌是抵挡外侵的工具,意即学校要肩负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教育师生用高尚的道德抵御不正之风侵蚀的责任。 DNA雕塑顶部凸出盾牌上沿,表示学校倡导各项工作不能墨守成规,要冲破传统束缚、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蓝色寓意青春、敏锐、朝气、正派,象征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校训校训——“医道天德” “医道天德”语出元代王好古《此事难知·序》“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 “医道”,是从医之道、生命之道,是通于自然与社会之道,是天地人和通的生生之道。战国·《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说明了这种道是广阔恢宏的。“天德”指天地包容万物、滋养万物,对万物普同一等,却不计回报之德。 将“医道天德”作为校训,强调医学院校的师生都应该具有与天地长养万物不求回报的大公无私相一致的德行。“医道天德”不仅是对医学院校文化精神的提炼,也彰显出了我校文化内涵的特征。 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校风——“践职不怠厚德以人” “践”,履行、实践;“怠”,倦怠、松懈。“践职不怠”就是要求学校师生员工能够各司其职,在工作和学习中永不倦怠、坚持不懈、以校为家,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职工要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人应该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厚德以人”意在希望师生员工应当效法大地,宽厚待人,和谐相处,以高尚的品德承载天下重任。 以“践职不怠、厚德以人”作为校风,强调了对待工作、学习和他人的态度。通过“践职”、“厚德”倡导医专师生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和与人为善、体恤包容的精神风尚,从而形成文明向上、和谐稳定的校风。 教风教风——“执教忘名授业求精” 教育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从产生之日起就对从业者有很高的知识和道德要求,从业者应多是付出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能够守住清贫、不求功利。而“忘名”则正好昭示了教师淡泊名利的职业特征和只讲奉献的精神追求。 “授业”语出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作为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应该将最好、最新的知识用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求精”即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在专业知识和授业方法上不断探索、提高。 以“执教忘名、授业求精”作为教风,从品格和业务两方面对教师执教提出了要求,也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内涵。 学风学风——“精勤不倦求知求真” “精勤不倦”语出孙思邈《大医精诚》“故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强调了医学乃“至微至精之事”。“精”有精细之意,表明医学是精湛细微的学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钻研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博极医源,更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勤”,努力、认真;“倦”,取倦怠、松懈之意。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自古又有“勤能补拙”之说,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学习中更应勤奋刻苦,倍加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时刻不能倦怠。 知,泛指知识;真,这里我们取真理之意,指代客观事物的本原。“求知求真”不仅是一种客观严谨、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也是对师生的共同要求。学习知识,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本原、追求自身价值,追求知识文化的最高境界。 “精勤不倦、求知求真”作为学风,从态度与行为方向两个方面来倡导教师和学生在学问、学习过程中都要勤奋严谨、务实客观、求索创新。它是学校师生治学精神的完整体现。 重点实验室护理示教中心护理示教中心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护理系的二级实验室。护理示教中心是由专职实验人员、理论兼实验教师组成。护理示教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约560平方米,包括学生实验室,护理准备室,模拟护理站,承担着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及成人教育的基础护理及临床护理实验课教学任务。 护理示教中心已引进ICU设备,准备建立ICU监护室、护理活动室,老年康复室,处置室等,使护理工作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社区化。 机能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成立于2001年5月,隶属于基础医学部的二级实验室,现有人员25人。机能实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800平方米,包括学生实验室、实验准备室、无菌室等。承担着我校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的机能实验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六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任务。 机能实验中心成立之初就以高标准来设计实验室的发展建设,使机能实验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处于省内同等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同时把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引入专科层次的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跟上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现代化步伐。 形态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成立于2001年5月,隶属于基础医学部的二级实验室,形态实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约1042.2平方米,包括学生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实验控制室、标本陈列室等,承担着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美容解剖学等六门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形态试验中心一贯重视实验课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内容。近年来加大了改革力度,进行了深化全方位的改革,创建了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学新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中,教师自己制作的组织胚胎学CAI课件,开创了组胚教学的多媒体化的教学新思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亲手创作联想画约3000余幅,教学演讲稿200余份。形态实验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省级课题3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两项。 与此同时,三个显微镜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的局域网络。解剖实验室除了具有标本、瓶装尸体标本及模型标本外,还有人体骨骼和颅骨,在省内各医学学校人体骨骼的存有数量上为首位,为人体解剖实验课教学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药学实验中心药学实验中心,始建于2001年5月。中心设有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生药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药剂实验室、生药标本室、天平室及中心仪器室。主要用于药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生物工程、中药技术、护理、医学美容、中医、针推、口腔医学等多个专业的化学基础课、药学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教学。 药学实验中心共有12个实验室,面积达870平方米。实验中心现有在校参加实验的学生近2000人,实验项目100余项,教师按基本实验、综合实验组织教学;在实验课成绩评定办面,除考核学生实验技能外,还要考察学生对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动手能力,实验课不及格的学生,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 实验中心自建立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从硬件条件和环境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改观。仪器设备的更新率达45%以上,促进了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运行机制。 重点学科护理学科护理教研室成立于1988年,在1993年被定为校内重点学科,1998年《基础护理学》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03年被评为省级合格实验室及市级重点学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护理教研室的工作,制定了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实行学科带头人目标责任制,多次就学科建设及发展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在相关政策与有关制度中,突出了向重点学科倾斜,而且按规划付诸实施。在人才培养、教研室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经济上的重点投入,仅2002年一次性投入30万元进行护理实验室建设,护理实验室在硬件条件上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为学科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教研室已拥有一支层次较高、富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较高外语水平和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可满足加强英语护理、高级护理、高职护理等专业的教学需要,承担了《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五官科护理学》、《预防医学》、《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学》、《康复医学》等课程。自1988年学校首次承担“吉林省中等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主考院校以来,完成了护理专业理论、实验教学任务,先后有几千名学生通过了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考核,他们工作在临床护理岗位上,为吉林省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制定了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优先发展、重点投入。在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学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读博士、硕士、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更新学科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学识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学科人员已在年龄、专业、职称、知识结构趋于合理状态,已构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近三年,我学科先后完成市科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两项,均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省市有关政府部门又立项课题四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五部;公开发表论文29篇。近三年学校已累计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及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已居国内同等同类院校学科建设之首。该学科实验室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合格实验室”,该学科的两门课程0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药学学科学校承办药学专业已有45年的历史,1995年学校根据时代的发展、人员结构的变化及向高校并轨进行学科调整的需要,成立了拥有多个教研室、实验室及管理机构的综合性学科——药学系。 药学系在学校各届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扶持下,从师资培养、人员配备、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等各方面都逐渐完善、壮大。尤其近三年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学设备购置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和经费上的重点投入,并在学科整体发展方向上给予定位、强化和指导,使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师资状况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药学系现有专业课教师21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员总数的54%;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教员的92.3%,其中硕士学历人员6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即“双师型”教师占(有报考资格)教员总人数的60%。目前学科有2人为吉林省药学会理事(2003年聘任)。 本学科现可承担学校《药学》《生物制药》等8个专业约15门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教法、研讨教学改革,并自制多媒体课件。1998年以来,本学科所承担的《化学》《生药学》等5门课程分别于不同时期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2001年我系主要承办的《药物制剂专业》被确定为吉林省首届和教育部(第三届)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的试点单位(即试点专业)。 药学系现有专业课实践教学实验室10个,另有生药标本室、显微镜室、天平室、中心仪器室,面积约1200平米。目前生药标本室有生药标本400余种,腊叶标本2000余种;中心仪器室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及荧光分析仪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百余件,总价值100余万元。可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及基本满足药物研究科研的需要。 学校领导对实验室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实验条件从硬件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年来,仪器设备更新率达50%以上,实验室硬件建设基本达到省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2002年12月药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吉林省“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在校学生近万人(其中普通招生5901人,成人招生2540人)。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校与澳大利亚TAFE南岸护理学院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国际护士,并与加拿大博瓦利学院签订友好院校协议,把办学的窗口面向了世界。学校着力探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三年位于省内前列。 第一附属医院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长春市人民医院,原长春铁路医院,原长春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04年,具有百年的建院历史,为长春市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医院。也是长春市宽城区唯一所大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南京大街728号,总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000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为430张(不包括老年公寓),18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3所老年公寓(80张床),及附属“五所一院”(西广卫生所、百菊路卫生所、天光路卫生所、德惠卫生所、陶来昭卫生所,农安县卫生分院)。现拥有职工638人,卫生技术人员494人,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256人,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设备齐全,目前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重点专科有循环内科、眼科、泌尿外科、内分泌内科等。循环内科设备齐全,现有一流的现代化ICU病床,病床电子监控系统等。在抢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复杂性心率失常的诊治、顽固性心衰的治疗、心脏骤停的抢救等多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眼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自199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珊瑚治疗义眼座植入、玻璃体切割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氩氪激光光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觉对比敏感检查系统的研制、以及γ—干扰素抑制青光眼窦小梁切除后的瘢痕形成等项目荣获省部级学术科研成果5项奖。在国家权威杂志上发表公开论文6篇。 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建院一百多年来为千千万万长春市民解除了疾病的痛苦,为铁路职工、家属做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12月,长春铁路医院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从铁路拨离,正式命名为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原长春市第一医院),隶属于长春卫生局,并向长春市民开放,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原长春市第一医院),本着“心为病人所系、情为病人所动、利为病人所谋、技为病人所用”的奉献精神;以真心、爱心、耐心,患者放心、安心、舒心态度面向长春市民广大患者,精心、精技、廉价服务。 泌尿外科治疗前列腺疾病有独特方法,曾被患者誉为“走遍大小医院还是第一医院”。 内分泌内科聘请了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郝守才,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检测甲状腺功能等。 医院制定了“二次创业,富民强院”的战略目标,相继组建了长春市康复体检中心,泌尿治疗中心、甲状腺糖尿病治疗中心、微创科、老年病科等。 诚信亲情服务是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原长春市第一医院)的思想理念,科技人才兴院是长春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原长春市第一医院)的永恒追求。 第二附属医院长春医专第二附属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是一所以老年病为专科特色,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和长春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中心,始建于1982年。医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医院职工553人,中高级职称167人,床位436张,急诊、急救、诊断治疗功能齐全。医院设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内科、普通外科、创伤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显微外科、泌尿外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妇科、五官科、中医科、中西结合科、职业病科等。医院拥有:全身伽玛刀、核磁感应、螺旋CT、CR、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德国血液透析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DSA数字减影设备,引进美国最新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设备、椎间盘切吸正脊设备、超声波体外振波碎石设备、美国产高频遥控800毫安X光机等大型先进仪器。近年来,医院有18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国家、省科委、省卫生厅、市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长春市职业病医院、长春市交通肇事定点医院、长春市知识分子医疗保健中心、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长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基地均设在本院。 该院始终把优质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确立了“爱病人胜过爱自己”的最高服务理念,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要求每名职工要仁爱、诚信、自强、创新。医院推出了“五诊”服务模式,即导诊、陪诊、会诊、优诊、往诊,努力创造了优质服务品牌。由于我们坚持“五诊”服务模式,既便于管理又方便病人,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并获得了“百姓满意”医院、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医院领导班子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中西医结合特色之路。面对老年康复事业,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全程化优质服务,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中西医两法、优势互补、辩证施治、个体化医疗、慢病快治等新的医疗手段,积极扩大老年病防治为特色。2002年我院内二科被市科委命名为“长春市心脑血管重点专科”。医院相继被市卫生局授予“白求恩杯”竞赛最佳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方面的工作,紧紧围绕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逐步把医院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病医疗中心。 公交路线103路副线,259路,301路,80路环线,1路,361路,115路,103路,102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