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礼记精萃 |
释义 | 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 主编,李中生 编注 ISBN:10位[753605081X]13位[9787536050815]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12.00元 内容提要《礼记》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或者说是一部儒学论文汇编。 本书的编写体例是篇名、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其中注释部分,由于后面有译文,所以注得比较简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郑玄的《礼记注》和孔颖达的《礼记正义》,为了行文的简洁,文中所采郑《注》孔《疏》。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倡学习“国学”。所谓“国学”,是指在学术层面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本书为《国学文化经典读本》之《礼记精萃》。《礼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较为深远的一部儒学著作。从本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中国无愧于文明礼义之邦,体会到古代礼俗的现代意义,体会到文化的延演是无法割断的。本书相信本书对青少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编辑推荐大学:[题解]本篇谈的是[大学之道],取前两字[大学]作为篇名。[大学],即使学扩大,[推学之义以至于修身为政,故[大]](任铭善语)。所谓[大学之道],也就是[自庶人修身至于大夫齐家、诸侯治国、天子平天下之道](任铭善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注释]见:现的古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此时很平静,没有什么做;[译文]天所给予人的叫做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动叫做道,修明这个道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那就不是道了。 目录前言 学记 儒行 坊记(节选) 表记(节选) 缁衣(节选) 礼运(节选) 礼器(节选) 经解 祭义(节选) 曲礼上(节选) 檀弓下(节选) 大学 中庸 乐记 附:主要引用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