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营街道 |
释义 | 街道简介李营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北部,距市中心8千米。面积77.33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2005年),辖56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6.8万亩。南与市中区、济宁高新区接壤,域内七纵八横的公路与327国道、105国道、日菏高速公路交织连通,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济阳公路纵贯南北,327国道乡村公路纵横交织。主要河流有光府河、南、北跃时沟。名胜古迹有肖王庄汉墓群、戴庄荩园,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把城乡居民的就业、增收、社保、宜居作为系统的民生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净化美化环境,瞄准“三先”目标,发扬“三苦”精神,创新实干,强势推进,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11年进入济宁市经济发展30强乡镇行列。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镇”、“山东省花木强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孔孟之乡乡镇”之星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街道以村得名。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该村李姓始祖李资充任燕王水军右尉,携眷属由金陵(今河南京)北上,驻扎济宁城,迁居于此,因此处地属屯户,故以姓氏取村名李家屯。至清代中叶,因此地驻扎垦荒军营,故改村名李家营。1949年属济北县第一区,1956年分属李营、南营、薛口、何岗四个乡,1958年成立李营公社,1984年改李营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77.3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李营、北郑庄、耿南、耿北、北孙庄、北尧、北杨庄、北刘庄、前双、后双、栗乡、庄头、汪庄、何岗、前郝营、后郝营、向阳新村、西王营、后王营、平店、贾庄、黄楼、大务屯、西辛庄、宋庙、孙营、郑营、夏街、蒋街、东刘街、东辛庄、卢庙、李堂、时庄、戴庄、东黄、三尧、柏行、林屯、南张庄、南杨庄、北马庄、中杨庄、肖汪庄、李家庄、五里屯、南刘庄、曹东、曹西、曹庙、黎寨、苗营、薛口、史行、骆楼、杨楼、姜楼、江庄、苏东、苏西、黄庄61个行政村。2008年撤镇改设街道。 社会经济街道始终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苗木产业特色鲜明。作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各类花木面积发展到6.3万亩,年销量1.5亿株,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年营业额达4.3亿元。苗木绿化工程公司发展到26家,营业额达2.5亿元。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400亩,苗农亩均增加收入2万元。荣获了“2010年山东法桐之冠”荣誉称号,成功承办了2011年中国(李营)法桐节,苗木产业知名度、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支撑,全员实施大招商,全力拼抢大项目,规划建设的李营工业园、民营经济园、矿区经济协作园成为了客商投资兴业的“金三角”。2010年引进规模项目18个,引资规模18.5亿元,到位资金4.6亿元,其中投资过5亿元项目1家,过亿元项目6家,过5000万元项目1家,过3000万元项目4家。实行科级干部牵头包保,驻扎一线,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共新建续建规模项目26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亿元,投资拉动力、经济支撑力、发展接续力明显增强。 城市建设城乡统筹进程加快。李营街道积极服务参入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宜居新城镇。党政成员一线包保,全体干部紧贴服务,全力服务参与城市建设,圆满完成市区交办的各项占地征租和附着物清理补偿任务,据初步估计,近年来我街道先后为市区征租土地近万亩,拆迁房屋700余万平米,南部11个行政村整建制搬迁,市区多条道路实施北延,任城新区建设框架基本拉开,为任城城市建设创优了环境、夯实了基础。同时,把服务城市建设作为第一任务,全力支持配合城北片区、任城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指挥部工作,圆满完成了327国道升级改造、新区污水处理厂以及曹刘社区、黎寨社区、五里屯、时庄回迁楼建设等重点项目占地征租、附着物清理补偿任务,为任城城市建设创优了环境、奠定了基础。大力实施新型社区建设,薛口、桃园、曹东、骆楼四个社区住房建设全面完成,群众回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按部就班的推进;曹刘社区、黎寨社区启动建设,柏行旧村拆迁完成80%,史行完成90%,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另外,为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环境,近年来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建设,对济阳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对济阳路、济岱路、张拾路等多条道路环境卫生管理对外招标承包,实施物业化管理,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社会管理坚持拆、建、管、治并重,调整充实了综合执法队伍,实行全天候值班巡逻,对违法建筑“露头就拆”,做到了“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城乡建设秩序。社会和谐程度稳步提升。坚持把改善民生、惠及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投资150万元建设了李营一中餐厅,投资170万元建设中心小学综合楼,投资140万元建设了街道卫生院病房楼。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投入170万元建设的卫生院病房楼已投入使用,37个村级卫生室纳入卫生院管理。投入120万元对济阳路、济岱路、张十路等道路卫生保洁实行物业化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和扶贫济困,发放社保、优抚、救助资金70余万元,投资60余万元实施了敬老院升级改造,五保老人供养率达100%,集中供养率达到9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7%。深入开展文明小康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被授予“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了“三线一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