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应林
释义

李应林 (1892~1954年),又名琼礼,号笑庵。南庄东村人。早年入私塾,后考入广州岭南学堂,民国3年(1914年)毕业,任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学生部助理干事。6年赴美国留学,10年获奥柏林大学文学士学位。回国后仍任青年会学生部干事,不久,兼社会服务部工作,再兼青年会中学校长。14年,升任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任内,曾组织广州基督教会办的学校学生投身平民识字运动,开展社会服务;被邀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在檀香山召开的“太平洋国交讨论会”;“五卅”惨案事发,发动教会学校学生开展抵制日货;“沙基惨案”发生,亲到现场搜集罪证,写成《六月廿三》一书,译成英文分送各国,揭露英法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平民的罪行;省港大罢工事起,定期到东堤罢工总部为罢工工人服务,并向罢工工人演讲反帝爱国等问题。16年夏,任岭南大学副校长。19年夏,再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进修。20年归国后,重任青年会总干事。是年夏,出席在东京召开的第三次“太平洋国交讨论会”,归国途中经东北获张学良赠给的《田中奏章》秘本,内有:“欲征服世界必先征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之说,回粤后即翻印万份分发海内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23年,任上海市平民福利会总干事,建成4条平民新村。26年返粤,仍任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被岭南大学校董会聘为第八任校长,值日军南侵,战火迫近,几经艰辛,将校先迁香港,后迁粤北,抗日胜利后才在广州复校。其间,28年冬,第三次赴美国,接受奥柏林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35年岭南大学复校期间,兼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州分署副署长,后任署长。37年8月,辞去岭南大学校长职,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华南区干事。38年春,兼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和粤港水灾救济会主席。广州解放后赴香港,仍任青年会全国协会华南区干事。1951年,将美国基金会拨给国内13间教会学校的一部分资金在香港筹建崇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54年8月在港病逝。著有《日本与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利品》、《广州劳工状况》、《游俄观感》和《琪兰博士名著》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