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释义 | 学院正门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委批准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学院座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潭旅游风景区,现有在校生7200人,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及专业方向19个。生态校园环境幽雅、风景宜人;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错落有致,是一所能容纳8000余人的花园式高等学府。2007年被长春市评为“绿化模范庭院” 简介人文学院成立于1994年。现有3个校级研究所(社会工作与文化发展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5个本科专业教研室(法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广告学);1个办公室,1个阅览室。 师生人文学院现有在岗教工54人,专职教师4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2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2人,在读硕士9人。校内外兼职教授18人。截止2006年6月30日,法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共毕业学生1137人,现有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958人。 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后的人文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首先本科由原来的1个专业(法学/1994年)扩展为5个专业(社会工作/2000年,公共事业管理/2000年,广告学/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2003年),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填补了吉林省高校的空白。 其次硕士点从无到有,2000年社会学硕士点的申报获得教育部批准,首次实现了我校文科硕士点零的突破。截止到2005年,人文学院在短短的5年里成功申报了4个硕士点(社会学/200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法学/2005年,社会保障/2005年)。我院现仍有3个硕士点(社会学,法学,社会保障),其中社会保障硕士点填补了吉林省高校的空白。同时,社会学硕士点有6个研究方向(家政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关系,文化社会学);2002年首次招收13名研究生后,招生人数连年递增:2003年/15人,2004年/42人,2005年/60人,2006年/54人,共招收研究生人数184人 第三社会学学科专业在短短的6年里,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文学院2005年被吸收为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全国仅推荐25所高校)集体会员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东北三省20所高校中仅设置1个)依托单位。 2000年以来,人文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始终坚持以社会学科为龙头,始终坚持与国际前沿领域、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进行接轨,始终坚持通过科研立项带动学院各学科、各专业的整体建设发展:先后主持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及教学课题50余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立项课题2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撰写教材与著作10部;获部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2项,省学会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励等60余篇。学科带头人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专题发言,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 法学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谙熟我国法律、法规,了解国际法、国际私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法治实践与法律工作的要求,能够在公、检、法、司、监等机关、大专院校及其他法律实际工作部门从事法律实践活动和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类法律纠纷,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强的高级专门法律人才。 要求主要学习掌握较为坚实的法学基本理论,系统地掌握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领域的法学理论和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历程及立法、司法现状,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种法律纠纷,并具有良好的从事法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中国法制史、物权法学、债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到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等司法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海关、企业、学校、科研部门等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本科) 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旅游、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领域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管理科学要求主要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要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能胜任公共领域与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规、方针及政策;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组织策划能力; 8.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公关交际能力; 9.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到旅游、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领域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培养具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社区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计划生育、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公关策划、项目评估操 要求主要学习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技能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工作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 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把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的实际工作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口译、笔译、口语表达能力; 8.熟练掌握计算机、现代办公设备的实际操作方法; 9.具有较强的公关策划与协调交往能力。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统计学、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行政、社会政策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西方社会思想史、公共关系学、社会问题研究、心理咨询、物业管理与实务、民政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等。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社区、民政、社会团体、劳动与社会保障、物业开发与管理等部门,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公关策划、计划生育、社区管理等工作。亦可考入本校和其他院校的社会学硕士点继续深造。 广告学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广告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具有较全面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熟练掌握广告市场调查分析方法、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广告企业、广播电视新闻及因特网等领域从事广告的策划、创意及制作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与广告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主要学习广告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知识,接受广告创意和制作的全面训练,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了解国际广告业最新动态和最新理念。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告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知识; 2.具有较高的文学、音乐、美术素养; 3.掌握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宣传的基本方法; 4.熟悉国际、国内广告领域的法律、法规; 5.掌握广告市场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把握广告市场动态、走势的基本能力; 6.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课程广告学原理、传播学概论、广告摄影与摄像、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广告企业经营与管理、广告方案写作、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共关系学、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媒体研究、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广告史等。 毕业生去向广告企业、企业公关和广告部门、广播电视新闻及因特网等大众传媒领域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四年本科) 目标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熟练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技能; 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进程,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6.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课程: 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中外社会保障比较研究、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 毕业生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社会团体等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私营、外资等不同类型的公司企业和各种非营利服务机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指导与培训、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领导班子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组成。董事长陈坚(原吉林省教委主任),院长陈谟开教授(学院法定代表人,现任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原吉林省教委主任),党委书记张兆华教授(原吉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实行公有民办体制,全部资产归学院所有。办学八年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坚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关爱学生”为校训,已形成“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校内小型招聘,校外拓宽市场;与多个省人才市场结成就业协作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重视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新生入学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我院是吉林省高校唯一指定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美国互惠育幼师项目”、“大学生暑假赴美实习项目”及“韩国汉语教师项目”合作单位。学院至2008年7月共有5届毕业生,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我院毕业生就业率:2004年93.2%、2005年88.9%、2006年88.1%、2007年87%,有110余人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办学学院始终走人才强校的办学之路。高薪聘请名师,各专业均有名师担任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为博、硕研究生教师提供优厚待遇;同时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已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以老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7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5名,占教师总数的4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69人,占教师总数的45%;“双师型”教师41人;另有十多名英、韩、日语外籍教师。 学院建有外语影视厅、同声传译厅、模拟法庭及各类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制药工程实验室、实验基地、各专业模拟公司共68个,校外实践基地20个,并建有16个多媒体教室,10400平方米图书馆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使用计算机19台(教育部规定为每百名10台),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网球场、轮滑场、乒乓球馆、跆拳道馆等,体育课采用选项式教学。四个学生餐厅;配有校园网络终端及电话的学生公寓;洗浴、美发、洗衣、超市、医疗服务中心、银行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形成“春花、夏荫、秋果、冬绿”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校园。 办学特色专业技能强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生命线,在培养学生具备本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听说能力、汉语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校内模拟公司和校外专业技能实践基地,通过实验和实战模拟,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逐步实现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另外,各专业均设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可使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大赛中获奖。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一、二年级实行班主任管理制度,三、四年级实行辅导员管理制度,已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德育工作队伍。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按“学风六个养成”严格学生行为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奉献”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建立创新实验室”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学院还设立“成才奖学金”、扶困金和创新奖励金,同时为贫困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机构设置董事会 陈 坚(董事长) 张德江(长春工业大学校长) 陈谟开(法人代表) 张兆华 尹长河 侯绪国 韩英烈 院长 院长 陈谟开 常务副院长 张兆华 副院长 雷庆 副院长 王连纯 副院长 侯绪国 党委 党委书记 张兆华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王连纯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春玲、杨国安、吴广川、张哲人、赵世德、贺同华、潘国力 组织部部长 杨国安 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春玲 党委办公室主任 贺同华 行政部门 院长、党政办公室 教务处 学生处 总务处 招生办公室 就业指导办公室 财务室 保卫处 教学单位 教务处 外语系 法学系 电子信息系 计算机系 商贸系 信息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 自动化 制药工程 印刷技术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公共外语教研部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研部 数学教研部 人文基础教研部 体育教研部 网络中心 图书馆 督学组 德育研究所 群团组织 团委 工会 关工委 学生会 广播站 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起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 学院定位学院为教学型大学,实施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种形式办学。 发展规划2006—2010五年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办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法规。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技能强、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民办机制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育人为本,不以营利为目的。 总目标1、加速实现各项建设规划,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民办高校合格评估标准。 2、完成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基本建设,加大教学基本设施投入,为实现教改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建成“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以老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职称、学历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 4、基本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本科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强、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人才取得明显成效。建立1-2个重点学科,3-4个重点专业。 5、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规范适应 学院发展的民办运行机制。 主要任务(一)事业发展规模 确定适当的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保证提高育人质量;确定适当的事业发展规模,保证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度的经济效益;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加大办学投入,以质量求效益。 在2006—2010五年间,学院在校生规模逐渐调整定为6500人。 (二)校舍、校园建设 达到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关于占地、建筑面积规定的标准,合理用地,科学布局,建设绿化覆盖率达40%的生态校园。 (三)实验室建设 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计划在五年内新增投资3000万元,保证实验开出率,保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学生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保障仪器设备的增加和更新,适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四)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院长期的工作重点,对保证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有重要意义。 五年内稳定提高现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抓好1-2重点学科,3-4个重点专业。新增2个专业,部分专业方向改为专业,总计达到23个专业和专业方向。重点建设好学科队伍建设,主干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着重深入研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 实现教学型办学定位,开创学科专业特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五)图书馆建设 建成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需要,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文献信息的专业型图书馆。 建设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管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图书馆。 五年内投资500万元。到2010年馆藏图书达35万册,系统地全面地收藏各专业领域的专业图书,纸质图书生均达50-55册。 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培训,馆员结构合理,素质不断提高,适应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的需要。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符合本科教学水平标准,符合学院办学目标要求,素质优良、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建设“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以老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2、五年内,全面实现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标准》,教师队伍的数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达到普通本科学校要求。各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达到1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1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 4、完善实现各类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保障措施 (1)完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士、具有教授职称的学科带头人。 (2)加强聘任专任老教师工作,发挥在教学、科研中的骨干作用。 (3)有计划地选送在职中青年教师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4)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5)坚持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 (6)坚持促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5、完善教书育人工程 坚持推行教师育人行为规模教育,把教书育人成效和师德表现作为业绩考核、工资晋级、岗位聘任、奖罚的重要依据。 (七)教学工作 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坚持“教学中心、质量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力争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1、全面、及时落实《2006-2010五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6-2010五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06-2010五年实验室建设规划》、《2006-2010五年图书馆建设规划》,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改目标提供坚实的保证。 2、在2004、2006年两次教改方案的基础上,2007年再一次深化教学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为实现培养具有本科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强,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各专业都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或模拟公司。 3、规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拟定和贯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措施》,认真实施“教书育人工程”。 4、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院、系两级教、学、管三方面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院主要领导工作重点抓教学,院级领导按分工对系、专业实行质量监控督导,深入到系、到课堂。 系(部、室)由系(部、室)主任负责组织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监控措施,保证坚持落实。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岗位责任进行年度考评。 5、坚决清除考试中的不正之风,树立良好考风。 (八)、德育工作 1、确立德育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重要地位,构建德育为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风气,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2、依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完善全院德育工作体系建设,规范成稳定的体制制度。 3、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内容。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期性、全面性和践行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教学内容,把课外实践、校园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载体。 4、坚持以六个养成(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的学习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学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充分重视研究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内容、新问题,开创新局面。要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6、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按200:1配齐辅导员工作队伍,有计划地提高政治辅导员队伍思想理论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 7、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就业指导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8、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监督保证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九)、管理工作 1、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针,构建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推进规范化管理。包括教学、德育、后勤、工资和奖励、劳动人事、财务、股份合作等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管理质量。 2、建立招生工作长效机制,保证事业发展规模。 3、加强后勤工作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4、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激励机制,实现管理创新,突出特色,创品牌。 5、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奖励制度、问责制度、淘汰制度。 6、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关爱学生”的校风。 7、力争到2007年,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民办高校合格评估标准。 数字人信在校学生人数 年份 招生数(人) 当年毕业生数(人) 在校生规模(人) 2006年 2090 本科:1980 毕业生就业 年份 就业率 2004年 93.2% 2005年 88.9% 2006年 88.1% 2007年 87% 2008年 89.1% 学科门类 5个: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 专业及专业方向 18个:英语(商务英语、英韩双语、英日双语)、法学、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制药工程、印刷技术(三年制专科)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总人数:379,其中:教授、副教授1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有169人。 教学用各类实验室 学院建有外语影视厅、同声传译厅、模拟法庭及各类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制药工程实验室、实验基地、各专业模拟公司共68个,校外实践基地20个。同声传译实验室 5个、语音室 10个、计算机实验室 6个,专业实验室 48个。此外,还有16个多媒体教室,3个体育活动室。 在职辅导员 按200:1配备专职辅导员共计35人。 图书馆 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2000余个,馆藏纸质图书21万册,中外文期刊540种报纸80余种。电子阅览室一个,100台计算机。 校园网络 覆盖全校20栋楼宇,2000余个信息点,实现学生公寓、办公室等联网。 校园 校园占地面积210,0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137,77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59727平方米,生活用房71036平方米等。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