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释义 | 长春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创建于1962年水电部长春水利电力学校电力科。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全称为东北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专业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水电厂动力专业、热电厂动力专业。1995年为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2000年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专业有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本科)、自动化专业(本科)供用电技术专业(专科)。 一 、前身长春工程学院电气系概况 (2003年) 1、 电气工程系的历史(创办) 电气工程系现在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在读)硕士17人,有电气实训中心、电气运行室、继电保护、高电压、电机、电工、微机原理、自动化、电工实习、电能计量等实验室。设备总值达一千多万元人民币。40年来,全系为电力系统、设计院、研究所、工矿企业、培养了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 2、 办学目标3、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和创新意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获得电气工程师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系统设计,制造、运行、维护、调试、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3、 办学特色 长春工程学院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要把学校办成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院的一个主要专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站在高等工程教育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上来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个改革方案。我们的思想是:衡量办学好坏的标准,看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转变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继承式教育思想,树立以素质的创造性教育观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转变以“行业”服务为中心的对口教育思想,树立整体知识化的工程综合性计教育理念,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用整合的思想重建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适用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 人才培养的优势 长春工程学院成立四年的时间,本科教育是个小老弟,但我们有50多年的办学经历和经验,从电气工程系的各方面看,它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中心,现在电气工程系实验室设备总金额达1千多万元,在2004年学院将建成“电气实训中心”设备投资达800万元,“电气工程实训中心”的设备是当前最先进,实训内容主要以工程性、综合性为主。现在电气工程系的硕士比例占全系专业教师的60%。 5、 其它 合校前的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单位是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总公司,能源部、水电部等领导单位。是一所主要为电力行业培养人才的学校。现在长春工程学院归属吉林省教育厅直接领导。我们电气工程系以前一直参加国家电力公司,中电联所召开的一些学术,学科建设等会议。学生的实习大部分到水火电厂、电业局去,我们希望以后继续参加电力行业所召开的学术、科研、电力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会议。听取电力行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以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我校规模大、办学历史长的学院,目前已经拥有条件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和供用电技术1个专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高级工程师(实验师)5人;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12人,有硕士学位教师56人,研究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41人,占专任教师的47.67%;在籍学生总数为2207人。 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学科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吉林省评为重点学科。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等检索;公开出版专著、教材近20部;完成省、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共近2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项;完成国家、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在师生中倡导“和谐、勤奋、求是、创新”的教风和学风。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目前拥有理念领先、设备先进、种类齐全的实习实验教学基地。包括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和吉林省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在各类企业设立1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不仅可以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创新活动,而且有能力、有条件承担科研任务。 学院以培养电力、冶金、建筑、汽车、化工、信息等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80%以上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级电工等级鉴定,超过50%的学生通过高级电工等级鉴定。2004年以来,3名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名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003年至2006年,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数达105人.学院在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学生继续学习、继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有利于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方面,与国内其它高校接轨。经统计,学院的毕业生平均每年考取硕士研究生40余人。 注:文中相关数据统计日期为2007年9月,数据将不断更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