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少竹 |
释义 | 李少竹(1900 一1951 ) ,原名李荣培,号卫农,嵩明县人。1926 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受中共云南省临时工委派遣回嵩明,开辟农运工作。 1934 年,云南省建设厅委任为省立宾川棉业试验场场长,场址在牛井。李少竹性情随和,不讲派头。着旧布衣、破皮鞋,经常在棉花田里劳动,即使是烈日当头和刮风下雨,也照样工作。对田间的重活、脏活从不回避,附近的农民都说:“李场长真像个庄稼人的样子。” 李少竹为了吸取棉农的种植经验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经常走访老农,虚心听取意见。遇有重大问题,就邀请老农到场部或田间开会,共同商讨。对棉花病虫害防治,当时还没有特效农药,开会时,把比较有效的土法介绍推广。同时引进了国内外的优良品种,如脱字棉、爱字棉、鸡脚洋棉、宝山棉、百万棉等;推行了“单株密植”的增产方法,宾川棉业又出现了逢勃发展的趋势。所产棉籽供应永胜、元谋、开远等地棉场推广种植。引起了国内著名棉花专家冯泽芳博士的关注,亲来宾川考察,给予较好的评价。 1935 年底,为了培养人材,发展农业,李少竹亲上昆明征得省教育厅、建设厅同意,将原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改为“云南省宾川县初级棉业职业学校”,校址迁到牛井,自己兼任校长。举凡房屋建筑、教学设备、图书实习用具等,无一不经过他缜密规划。建校经费不足,他慨然捐助300 元滇币,亲赴昆明请来教师。 1936 年初开学上课。第一班招生55 名,学生来自宾川、永胜、弥渡等7 县产棉区,学制三年,先后毕业学生两班。 1937 年,宾川县成立兴修宜民海水库(石马江)工程处,李少竹被推举为副主任。无论勘测规划还是施工建筑,李少竹均亲临工地指导督促,并对工程主任阎殿馨的地霸行为作大胆、尖锐的斗争。 1939 年卸任回嵩明,1951 年辞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