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敏涛 |
释义 | 人物小传李敏涛,男,35岁,当涂县护河镇人。 2006年,安徽省粮食生产标兵;2007年,全国种粮大户,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马鞍山优秀种粮大户,当涂县种植大户。 2008年,全国种粮大户,当涂县种植大户。 本届马鞍山市人大代表。 先进事迹从生意人到“喜耕田” 2005年,李敏涛毅然放弃国有企业粮油分公司经理职位,瞄上了丹阳湖畔一望无际的7200亩土地,成为一名种田人。当地人亲昵地叫他“喜耕田”。 当时,这里的集体农田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由于远离村庄,耕作不便,农民一般只在种植和收获时节各去一次,收成不高。加之粮价低迷,不少农户将地抛荒。2005年10月,他以每年每亩420元的租金,与护河镇政府签订3000亩土地租种合同。2006年,扩大到7228亩,今年又扩大到7462亩。 从种粮大户到现代农民 要种好7000多亩地,必须走现代农业路子。 包地当年,他投入70多万元进行改造。开挖排灌水渠32条,铺设适应机械化作业田间道路8000多米,架设农用电线3000多米,原来只能种一季水稻的低产田成为稻麦两季的丰产田。 4年来,他投入近百万元,陆续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小麦播种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实现全程作业机械化。 为有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他统一了粮食种植品种,注册了大米商标,还利用低洼地和天然水面,养鱼、鸡、鹅、鸭,提升综合效益。 4年来,经过他的苦心经营,这块低产田变成大粮仓,累计产粮2150万公斤。 今年,他又联合其他9位种粮大户成立粮满仓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面积达到6万亩,统一品种,统一销售,抱团闯市场。 他要再当15年农民 去年,他又和当地政府续签了为期15年的承包合同,到期时,他正好60岁,他要当一辈子农民。 2009年,他承包的7000多亩地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单位,获得了45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 当涂县又将他的7228亩水稻列入水稻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统一供应优质高产品种。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建设,项目区年可新增粮食103万公斤,新增种植效益18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