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城抗战
释义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

长城抗战背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颤动着历史的声音,其中也包括了华北危机和长城抗战的悲壮历史。华北危机是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而造成的华北地区的严重局势,实际上也是全国、全民族的危机。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华北广大地区。1933年元旦夜11时,日军开始向山海关进攻。爱国将领何柱国率守军奋起反击,千百年前古人留下的长城再次点燃了抗击侵略者的烽火。通过3个昼夜的激烈巷战,中国守军第1营、3营将士全部殉国,1月3日山海关失陷。

日军很快转向进攻热河(包括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共22个县)、察哈尔省(今张家口地区及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南部与河北省接壤地区)一带,力图先占领长城北部地区,再攻破蓟镇、宣镇长城防线。承德于3月3日失守,在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喜峰口、铁门关、罗文峪、冷口、古北口、多伦、张家口等100多个长城关口、蜿蜒100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中国守军严阵以待。日本占领东北之后,深知山海关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地。此外,山海关是关内援助东北义勇军主要通道,日军为消灭义勇军正欲“夺之而后快”。为此日军不断在山海关东罗城、东关校场等地建设营房、构筑工事、设置岗哨,与中国驻军呈犬牙交错之势,并严密监视中国军队的军事行动。榆关正面的四千日军虎视眈眈,东部日军炮兵阵地居高临下,海面上有11艘日军驱逐舰停泊。当时南京政府奢望国联能“主持公道”,对日军在山海关的“动作”态度暧昧。驻守榆关的张学良东北军第九旅,对日军各种明目张胆的挑衅也只能忍辱退让。深知中国政局的日方指使驻守山海关的日军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郎诱降第九旅旅长何柱国,表示日方愿帮何柱国攻下热河,建立一个包括冀东和热河在内的自治政府。何柱国对日方的诱降敷衍拖延,始终没有答应。

日方见诱降不成,开始不断的制造事端,借机开战。从1932年5月开始,制造了“义勇军事件”、“强登第一关城墙事件”和“炮击榆关事件”,多因中方的让步没有燃起战火。1932年12月的“炮击榆关事件”之后,何柱国知道日军决不会善罢甘休,他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榆关的情况,张学良为洗刷“九·一八”之耻,决心抵抗,并在长城沿线作了全面的军事部署。战前日军在榆关陆军总兵力约3000人,野战炮40门,铁甲车3列,坦克20辆,飞机8架,军舰2艘。榆关城里的中国军队只有第九旅的626团,兵力2257人,武器配备只有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625团和627团的两个营驻于榆关外围。

导火索

关城南门打响榆关抗战第一枪,1933年1月1日中午,榆关的日本侨民忽然接到日本宪兵队的通知,立刻迁往“南海”———即八国联军营盘所在地。日侨纷纷动身,中国百姓见状,知道要有大事发生,也收拾细软乘车出城逃难。下午,日本守备军突然收缴了南关警察的枪械,并扣押了南关公安分局的局长。 晚21时许,日本守备队儿玉中尉派人在日本宪兵队车站分驻所和满洲国国境警察厅门前各扔了一枚假手榴弹,制造爆炸事件,早就在车站附近等待的日本兵闻声开枪,形势大乱。大批日军从关外开来,一部日军占领南关并向南门城上的守军密集射击,另一队日军则在东南城角攀登城墙,同时日军的铁甲车开进了车站并向城内开炮。九旅外事科主任秘书陈瑞明立刻向日方问询,落合诬称是中国军队先开枪。9旅参谋长喻建章一边将榆关事态报告身在北平的何柱国,通知日军司令即刻返榆交涉,一边紧急部署兵力,通知626团进入临战状态。之后,日军提出要占领南关,并不断扩大事态。1月2日早5时,制造“手榴弹事件”的儿玉中尉派兵在南关对面的民房上架起机关枪和平射炮,瞄准南关待发;他自己则带着几名士兵攀登南门城墙,爬到中间时向城墙上投掷手榴弹,炸伤4名我方士兵。忍无可忍的中国士兵也扔下了一颗手榴弹,儿玉当场毙命,至此隐忍多时的中国军队终于打响了榆关抗战的第一枪。

长城抗战阶段

第一阶段

长城之战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5日开始,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向长城各口大举进犯,中国驻军的顽强抵抗,形成尖锐激烈的阵地争夺战。著名的二十九军将士在喜峰口、潘家口御敌,500精兵组成大刀队趁夜色潜入日军阵营,480人壮烈牺牲,砍杀大量日寇。二十九军将士坚守7天7夜,打退日军无数次强攻,毙敌3000多人,迫使敌军后撤。关麟徵所部二十五师和东北军王以哲部在古北口血战3昼夜,4000多将士伤亡。商震部黄光华师在冷口与日军浴血搏杀,使阵地失而复得。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4月初,日军再次扑向长城各口,4月11日,冷口失守,腹背受敌的喜峰口守军被迫撤退;4月20日至26日,黄杰第二师等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门进行了8个昼夜艰苦卓绝的防御战,日军伤亡5000人,守军伤亡3000多。

但南京国民政府奉行妥协政策,长城线上激战正酣时,南京政府与日本侵略者在“交涉”,1935年5月31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不仅丧失东四省,也使华北的门户洞开。

广义的长城抗战并未结束,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率领同盟军,收复了长城沿线的康保、宝昌、沽源三县城,进而进军多伦,扼守这里战国、秦、汉、金、各朝修筑的长城。大批日寇和伪军急忙压过来占据多伦。吉鸿昌调兵遣将,率军攻城,鏖战异常激烈,吉鸿昌亲率敢死队奋勇攻城,危急关头赤裸肩膀,一手举刀,一手端枪高呼:“弟兄们,跟我来,杀他个兔崽子!”带头冲锋。经过5昼夜苦战而破城,再经3个星期的苦战收复察哈尔千里失地。一心针对共产党,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竟然迫使冯玉祥辞职,杀害吉鸿昌。华北的长城防线及内蒙东部又被日军控制。

长城抗战主要战争

1933年1月1日,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炮击临榆县城。中国守军还击,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3日,山海关沦陷。日军开始把军事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并加紧部署进攻热河。2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召集各兵团主任参谋会议,布置热河作战要旨。2月21日,日本关东军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二4个师团主力,纠合伪军张海鹏部共10多万人,分3路进犯热河。北路由通辽攻开鲁;中路由义县攻朝阳;南路由绥中攻凌源。守凌源的万福麟部于兆麟师一度抵抗后,因腹背受敌,退守长城线上军事要塞喜峰口。3月4日,国民党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弃地逃走,日军骑兵128人乘虚进占热河省会承德。3月上旬,日军攻占热河北部赤峰、围场、全宁(乌丹)等地,热河全省沦陷。全国舆论一致谴责张学良,要求惩办汤玉麟。蒋介石决定让张学良辞职,由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代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日军占领热河后,即南下向长城各口推进。何应钦执行国民党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沿长城线布防,企图阻止日军进攻。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所部担任冷口(不含)经董家口、喜峰口、罗文峪至马兰峪之间的防务;以第十七军徐庭瑶所部在古北口至南天门一线驻防;以第三十二军商震所部担任由董家口(不含)经冷口到刘家口、义院口方面的防务;调由长城线后撤的东北军担任北宁线天津以东及冷口以东的防务;并调晋军傅作义所部担任独石口方面的防务。中国军队调整之际,日军已发动对长城各口的进攻。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守军开始奋起抵抗。

殊死抗倭

在历时三天的榆关抗战中,日军不断从东北增加兵力,集中陆海空三军从地面、天空、海上向榆关城内发起猛烈进攻。靠着先进的武器,日军步步紧逼,先后占领了南门、北门、西门。面对着兵力和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守城的中国军队抱着必死的决心,几次夺回失地;城门被攻破后又与日军展开巷战,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一营营长安德馨战前曾对战士说:“我安某一日在山海关,日本人就别想过去,欲过去,只有在我尸首上踏过。”在战斗中安德馨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南门被占领后,安营长带领战士展开巷战,先是手部受伤、后腿部中弹,但他毫不顾忌继续战斗,最后头腹两处中弹,英勇牺牲。一名士兵顶着城墙上的机枪扫射,把安营长的尸体装入麻袋抢了下来,后将其遗体运往保定安葬,张学良亲题“重侔泰岱”。

一营二连连长刘虞宸率军守卫的东南角城墙被日军轰开一个豁口,刘连长在豁口两侧埋伏了大刀队,斩杀了20多个从此处冲入的日兵,吓得敌人调头逃命。日军炮火猛攻东南角,刘连长带领战士不后退一步,后二连官兵全部殉国。

日军占领城墙后,许多守军宁死不降,纷纷从城墙上跳下;日军进城过程中,在守军的尸体中忽然跃起一名中国士兵,手挥大刀连杀数名日兵,最后死在日军乱枪之下;一名士兵赤裸上身,用大刀与敌军一排人搏斗,连杀7人后牺牲。

榆关城陷,626团团长石世安痛不欲生,欲拔枪自尽以死报国,幸被士兵阻止。3日下午,石率领余部从西北水门撤退至石河西岸。此一役中国守军死伤586名,为日军的1.5倍,一营几乎全营覆没,营长和四名连长以身殉国,榆关抗战终以中国军队悲壮失败收场。但榆关抗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以武力抵抗日军入侵,也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长城抗战的先声,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喜峰口罗文峪战斗

3月9日下午,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联合先遣队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东北军万福麟部进攻。傍晚,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东的董家口等阵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击。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旅长赵登禹,奉命派王长海团为先锋,急行军增援喜峰口。王长海组成500人的大刀队,乘夜分两路潜入敌阵,趁日军酣睡,用大刀砍杀,暂时稳定了战局。3月10日,日军服部旅团长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联队一部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发起进攻。赵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敌人,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师王治邦、佟泽光两旅分左右两翼支援,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日军以一部确保喜峰口关口,将主力集中在长城北侧地区待机。3月11日夜,第二十九军采取迂回夜袭战术,分左右两路向敌出击。赵登禹带伤率两个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其喜峰口西侧高地。官兵们身携手榴弹,手提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进,于次日拂晓前进至日军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台子等阵地。敌人在睡梦中未及还击,纷纷被砍杀。佟泽光率两个团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地之敌。王治邦旅在第一线固守,候左右两路出击得手后,即行出击。3月12日,驻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军赶来增援。双方激战,伤亡均重。3月13日,日军再攻喜峰口,迄未得逞,渐次后撤到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3月14日,宋哲元部收复老婆山。此役,第二十九军虏获敌坦克11辆,装甲车6辆,步枪6000多支,俘敌万余。日本报纸不得不承认喜峰口战斗丧尽了“皇军名誉”,遭受了“60年来未有之侮辱”。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使全国人心为之一振。天津《大公报》称喜峰口抗战“竟能使骄妄气盛之日军受偌大打击,此诚足为中国军人吐气”。日军在喜峰口受挫后,于3月16日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9公里的罗文峪进攻。被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击退。3月17日,日军三四千人又向罗文峪、沙石口一带进攻,并以飞机20多架助战。刘汝明部奋起抵抗,反复争夺阵地10多次。当晚,刘部从两翼夹击日军,营长王合春率部抄到敌后,重创日军。王合春阵亡,全营生还者仅70多人。敌向莺手营方向退去。3月18日晨,日军再次猛攻罗文峪。守军依托城墙、碉楼顽强抵抗。刘汝明师长亲率手枪队督战。激战至天黑,将敌击退。此时,李金田旅长率一个团由沙宝峪绕攻敌之侧背,另一个团由左翼绕攻敌之后方,正面守军也全线出击。次日拂晓,敌除以一部配置在龙王庙警戒外,主力调回承德。罗文峪战斗后,第二十九军在整个防御线上与敌形成对峙状态。

古北口南天门战斗

古北口是由承德到北平(北京)最近的关口古道,为北平、天津的门户。日军占领承德后,追击向古北口溃退的东北军第一○七师王以哲部。王部在古北口外与日军激战。3月10日,中央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抵古北口接防,即以杜聿明旅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张耀明旅集结在黄道甸附近。另以原在古北口防守的东北军第一一二师一个团在第一线阵地防守。3月11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川原旅团向守军阵地发起总攻。第一一二师不战而退。日军迅速占领古北口关口,并向第二十五师右翼龙儿峪阵地包围攻击。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指挥张耀明旅主力支援被围部队,出古北口东关不远与敌遭遇,双方短兵相接。关麟征负伤后仍继续指挥战斗,将敌击退。3月12日,日军增兵进攻古北口,以主力对守军阵地右翼延伸包围。战况异常激烈。守军连续击退敌3次攻击。午后,日军迂回到古北口东关附近。守军第二十五师各部通讯联络中断,形成各自为战。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全线退至蓟县西北的南天门及其左右阵地守备。第一四五团一部远离主力,未及撤退,继续抵抗,毙伤日军百余名。3月13日,第二十五师撤至密云整补,防务由第二师黄杰部接替。至4月中旬,日军未敢轻易冒进。中国守军充分利用作战间隙,加强阵地构筑。4月21日,日军第十六旅团主力攻南天门3个望楼高地,一部攻南天门两侧高地,经苦战,侵占八道楼子。守军虽两次反击无效,但仍坚守南天门等处。至4月25日,第二师连续作战5昼夜,伤亡甚大,疲劳已极。敌继续以炮火轰击,终日未止。当晚,由第八十三师刘戡部接替南天门防务。第八十三师与敌激战至4月28日,直至高地全化为焦土,才放弃中央据点高地南撤。日军占领南天门。此役,日军死80人,伤236人。

冷口战斗

3月16日,日军混成第三十三旅团进攻长城东部要隘界岭口。中国守军第四军团独立第十六旅缪澄流部稍事抵抗即后撤。3月21日,日军占领义院口。3月22日,日军第六师团进攻迁安西北的冷口。守军商震第三十二军第一三九师黄光华部奋勇抵抗。日军不支,退保肖家营子。3月24日,冷口日军分路进攻山神庙、马家沟一带。4月1日,占领义院口以南的石门寨。4月9日晚,日军第六师团主力攻击守军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五团阵地,均被击退。嗣后,日军以飞机、大炮配合,猛攻守军山顶工事,同时以骑兵向守军阵地侧翼迂回。第七一五团被迫撤出前进阵地。接着,日军突破守军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七团左翼阵地,占领冷口左侧高地。此时,右侧刘家口方面补充团与敌战斗激烈,请求增援。第一三九师全线向兰若院方向退却。4月11日起,日军3万人连日猛攻冷口。商震部伤亡甚重,放弃冷口,沿建昌营、迁安向滦河右岸撤退。日军侵占冷口及其附近刘家口、白羊峪。迁安失陷后,宋哲元部在喜峰口腹背受敌,奉令撤至通县以东沿运河布防。

古城经历一场浩劫

国军4月下旬收复滦东后,关东军以此系国军“挑战”为借口,武藤于5月3日下令入关作战。此时,热河日军西进占领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的多伦和沽源。7~10日,日军第6师等部复攻占滦东,并于12日由滦县、迁安、兵河桥等地突破滦河守军防线,向平津方向进击。守军第29、第32、第53、第67军等部奉命节节后撤。13日,古北口日军第8师占领石匣镇,19日占领密云。21~23日,第59军在怀柔牛栏山抗击由密云向北平进逼的第8师,也未奏效。至23日,日军先后占领冀东的丰润、迁安、遵化、唐山、玉田、蓟县、三河、香河、平谷、密云、怀柔等县市。守军退至平、津附近。日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威逼态势。25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派军使至密云与日军和谈,双方停止军事行动。31日,双方代表在塘沽签订了《塘沽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并把冀东置于日伪势力范围之内。长城抗战历时80多天,中方仅第l7、第29、第32、第53、第67军就伤亡1.8万余人,日方公布死伤2400人。

长城抗战影响

长城抗战给骄横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长城守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奋战两个多月,被迫撤离长城各口。日军进占长城各口后,南进密云、怀柔等地,守军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英勇抵抗。5月12日,日军渡滦河西进,突破中国军队第五十七军何柱国、第六十七军 王以哲等部阵地,先后占领河北丰润、遵化、玉田、平谷、蓟县、三河等县,直逼北平、天津。长城抗战以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告终。

据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馆长王雪浓介绍,这场战争给山海关城内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死伤近4000人,毁于炮火的房屋达500多处。在日军攻城前,山海关内很多古建筑的保存还是相当完好的。在日军轰炸机、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的轰炸、扫射中,关城的很多古建筑物也遭受到了致命的袭击。现在,在城墙上还残留着战争中留下来的弹孔。

南门、东南角城墙是榆关抗战中,日军瞄准地两个突破口,是战争较为激烈的地方。位于南门附近的望洋楼,被日军的炮火击毁;东南城角的魁星楼,建于清朝,是一座类似阁楼的建筑,战争中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东南城角附近的城墙也被日军炮火轰出了一个缺口,城墙外侧砖土坍塌。此外,日军占领山海关后,还大肆劫掠和破坏文物古迹,原收藏在魁星楼内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就被盗运至日本。

长城抗战评价

长城抗战中的这些胜利说明了中国爱国官兵为民族解放而表现出来抗战热情和抵御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长城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纷纷捐款、捐物,并组织各种团体上前线慰问官兵。但由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镇压民众的抗日运动,使抗战前景受到很大阻挠。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广大爱国官兵冲破国民党政府的重重阻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战斗,给骄横一时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也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尤其是通过长城抗战,表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为反抗侵略而具有的高尚的抗战热情和顽强的抵御能力。而如此丧权辱国之卖国条约《塘沽协定》的签订,理所当然遭到了举国一致的强烈抨击,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同名图书《长城抗战》

书名:长城抗战

图书编号:105299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定价:26.0

ISBN:780130826

作者:高鹏 金爽 绘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小16开

简介

1933年初,日本攻占山海山、热河之后,又进一步向长城沿各军事要口发起进攻。又一次,长城眼睁睁看着侵略者的铁蹄漫过了自己古老的身躯。中国军队进行了抵抗。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是燕山山脉的长城各关口及附近的制高点,因此这次作战被称为“长城抗战”。因南京政府态度消极,守军难抵日军凶猛攻势,他们惟一可依赖的是千百年前古人留给他们的城墙,此役尽管以失败告终,但爱国官兵们的长城抗战壮举是一个军队为民族、为个人争生存的信念的体现,是古老的长城精神再一次显现,也为此后的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和他们的英名!

目录

序言 长城与中国抗战

第一章 战前态势

野心由来已久

打开华北的大门

军力对比30比5

战争阴云

第二章 战况总览

作战序列

张学良布防

榆关告急

热河沦陷

张学良下野

何应钦调兵遣将

长城各关口交火

签订《塘沽协定》

第三章 首战榆关

长城抗战第一枪

洒尽鲜血

民怨沸腾

第四章 轻失热河

日军集结

张学良指挥

不战而得承德

占领了赤峰城

热河全省沦陷

张学良下野

第五章 鏖战喜峰口

华北之屏障

杰出的将帅

何基沣笑傲沙场

赵登禹夜袭日军

大刀神威

重创日军

短兵之威

第六章 激战古北口

关口古道

粮饷匮乏

部署混乱

古北口总政

血洒疆场

第七章 血战冷口

清水明月关

惟一的进攻战

构筑阵地工事

兵力“一”字儿排开

被迫后撤

第八章 胜败得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