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梨华中学 |
释义 | 简介梨华中学,作为一所包含小学初中的学校,上下关系和谐融洽,教育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教学研究之风盛行,校纪校规严正,校风学风良好,教学成果显著。每年,在全国、自治区、兵团举行的数学、物理、生物、英语、语文、化学、美术等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在农二师初中毕业升学考核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2008年,学校有92名学生被农二师重点高中录取,在全师中考前五名的学生中,梨华中学的学生就占4名,创下该校初中毕业升学的历史最好成绩。今年以来,在学校参加的全国、自治区、兵团、农二师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有210名学生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有36名教师的论文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并获奖。今年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率达到55%,突破700分大关的学生全师40名学生,梨华中学就有10名。 位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八团团部 关于学校梨华中学清扫冰雪迎新年28团梨华中学初中部960名团员、青年带着铁揪一字排开,在团场主干道清扫积雪。这是该校团总支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举办的第三次大型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方便过往行人,清洁了衔道卫生,使团场群众以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中学的风采近几年来,梨华中学特别重视利用学校这个阵地,开展廉洁文化活动,努力实现“小手拉大手,廉洁路上走”的目标。在中小学校园内布置了固定的廉政格言、“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十多块大型固定标牌,开设了廉政文化长廊,设置廉洁主题专栏,贴满了中小学生创作的廉政漫画、廉政作文、手抄报等作品。 全校近2000师生都有自己的作品,陆续在廉政文化长廊中展示。校党支部还自编德育教材,每周为中小学生上一节廉政文化课,还组织学生开展了“牵手廉洁,共创美好家园”专题作文写作活动。凡是学生家长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学生们都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写上一篇作文,让父亲或母亲批改,实行双项交流。 一位当连长的学生家长在女儿的作文上的批语写道:“女儿你放心,爸爸一定会做到为政清廉,做一个职工群众信任的好干部。”像这位领导在子女作文上批语的,就有20多位领导干部。 梨华中学的校园廉政文化,在老师身上更是鲜花盛开,春色满校园,上廉政课,开展廉政文化主题班会活动,每次活动前,老师们都精心准备,带头为学生树立廉从教的榜样。教师张爱国还利用业余时间作词作曲,创作了3首廉政歌曲,在校园师生中传唱。 教师郜淑娟,还把张老师创作的廉政歌曲编成歌舞,组织百人合唱团,在学校和团场演出,使校园廉政文化走出校园,在该团职工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对此,学校书记钱玉宝深有感触,他说:“在学校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形式多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乐于参与。在潜移默化中,使廉政思想在师生的心中扎下了根。这对净化学校环境,培育“四有”新人,大有好处。” 二十九团梨华中学亮相央视少儿节目央视少儿频道“金螺号”——全国中学校园文化展播节目中,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中学师生一展风采。 通过《校园文化知多少》《知识大比拼》等四部分节目,梨华中学师生向观众展示了学校在青少年德育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绩。师生们的精彩表演也获得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 关于梨华中学的学生2007年的新学年伊始,梨华中学一年一度的中学生篮球联赛在运动场上如火如荼地举行。刚刚组建的八年级(2)班男队在预赛中负于对手,场上的几位主力队员站在赛场边失声痛哭,观战的同学中有个叫苗森的学生还埋怨了某个队员。班主任老师封霞马上让同学们回到教室,就这次的比赛失利进行分析和教育。封老师积极既肯定了场上同学的拼搏精神和可贵的集体观念,分析了班级球队在比赛中的不足,也批评了场外同学一味指责别人的不当。20分钟左右的耐心开导,消除了全班同学内心比赛失利的阴霾,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尺有所短”等意义所在。事后,苗森主动找老师、找同学道歉:“老师的批评教育使我懂得在集体中要相互理解,遇事应从积极地方面去看待”。这个班在以后的班级管理、竞赛活动、集体劳动中都表现的井然有序,班风、学风都受到授课教师的肯定。 六年级(3)班的刘慧芳同学是一位残疾学生。小学六年来,每天的一大早,同班的四位同学都会按照定好的值班表,提前在校门口接她上学。每天放学时,她又会在同学的搀扶下回家。即使是每天的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也都是不厌其烦地扶她上楼、下楼、去厕所等。刘慧芳在班级中时时处处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照顾,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回报老师同学的关爱,每次的重要教学测试时,她的成绩都是名列年级前列。平时,她主动为学习吃力的同学讲解难题,同学们活动时,她主动为大家看护衣物和班级公物,她虽然腿脚不灵便,但是她的内心完全融入到班集体的方方面面之中。她所在的六(3)班中队已连续多年被兵团、农二师团委授予“爱心校社团”光荣称号。 陈道娟是四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团场职工。教她音乐的郜姝娟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在舞蹈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于是,郜姝娟老师经常在课余对陈道娟进行舞美训练。短短两年的时间,陈道娟的舞蹈技艺突飞猛进,不仅在兵团、巴州、库尔勒市举行的文艺汇演中屡获奖项,2008年,她和全国其它省区市的两千多名学生一同面试,最后40名被中央戏剧学院附中录取的学生之一。消息传来,陈道娟激动不已,她紧紧抱住自己的母亲和郜老师,流着眼泪说:“谢谢爸爸妈妈!谢谢郜老师!”已经在北京上学两年的陈道娟每逢教师节、元旦,她都会从就读的学校给班主任、同班同学、郜老师等打电话、寄明信片,以表达自己对老师、同学的感谢和想念 2009年的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给所有爱好和向往和谐美好生活的人们的内心笼罩上恐怖、悲伤的乌云。九年级(3)班有个叫周晨的女学生,她每天回家都要经过一个民族自然村。每天的上学、放学,周晨的安全都成为其父母和老师的担虑。九年级(2)班的艾克拜尔同学虽然和周晨不同班,当他得知此事,他主动找到学校和老师,要求每天护送周晨上、放学。一个学期的时间,艾克拜尔风雨无阻,为学校的民族团结画卷描绘了明亮灿烂的一页。 八年级(4)班的艾丽菲热是一位维族女生,她的父亲在上户镇政府工作。2010年3月的一天,学校的一位姓王的学生的父亲在骑车途中,不小心撞伤了一位维族小男孩。当时,受伤小男孩的家长不依不饶,非要让那位学生父亲支付高昂的医治费用。艾丽菲热将此事告诉了她的父亲后,艾丽菲热的父亲马上前往受伤男孩的家中,他进行了耐心的调解后,双方达成了谅解和协议,一场民族纠纷圆满解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