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梨果炭疽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梨果炭疽病

中文别名 : 梨苦腐病

英文病名 : Pear Anthracnose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于半知菌亚门,其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pould .et Schrenk 子囊菌亚门

危害部位 : 果实,也可侵染枝条。

生理生化特征 : 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2℃~40℃,最适28℃~32℃;适宜相对湿度在95%以上;并且萌发时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

危害对象 : 除侵害梨外,也能侵害苹果、葡萄、海棠、木瓜、山楂、柿、核桃等多种果树。

分布 : 各梨产区均有发生,在夏季高温多雨地区病害发生严重。

病原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生,常呈同心环纹状排列,初埋生,后突破表皮,枕形,黑色,潮湿时呈橙红色,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分生孢子集结成团,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单保,内含数个油球,子囊滚棒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僵果或病枝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大量孢子,通风雨或昆虫传播进行侵染为害,一年内有多次侵染,采收期甚至贮运期的果实仍可受害。

发病条件

幼果期阴雨潮湿是导致炭疽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因素;树势衰弱、日灼严重、虫害防治不及时及通风透光不良等均可加重该病发生。

危害症状

果实

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并且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在病斑处表皮下,形成无数小粒点,略隆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有时它们排成同心轮纹状。在温暖潮湿情况下,它们突破表皮,涌出一层粉红色的粘质物。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病部烂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有苦味。果肉腐烂的形状常呈圆锥形。发病严重时,果实大部分或整个腐烂,引起落果或者在枝条上干缩成僵果。

枝条

起初出现圆形深褐色小斑,以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中部干缩凹陷,病部皮层与内部组织逐渐枯死而呈深褐色。

防治方法

1. 铲除病源:冬季结合修剪,把病菌的越冬场所,如干枯枝、病虫为害破伤枝及僵果等剪除,并烧毁。再在梨树发芽前喷二氯萘醌50倍液,或5~10%重柴油乳剂,或五氯酚钠150倍液。

2. 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修剪,及时中耕除草。

3. 药剂防治:北方发病严重的地区,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每15天左右喷1次药,直到采收前20天止,连续喷4~5次。雨水多的年份,喷药间隔期缩短些,并适当增加次数。药剂可用200倍石灰过量或波尔多液,或50%敌菌灵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

4. 果实套袋:在套袋之前,最好喷一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 低温贮藏:采收后在0~15℃低温贮藏可抑制病害发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