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释义 | 实验室-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室-属性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91年4月正式立项,1995年9月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通过了国家的考核评估,评估结果为“优”。实验室的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数字信号处理小组,1980年发展成为电子工程研究所,1991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支撑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承担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基础性研究任务的实验室,同时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基地,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多次评估中名列前茅。实验室现有工作面积约5200平方米,拥有各种信号产生、测试分析和数据采集用的先进仪器设备以及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手段,工作环境良好。 实验室-宗旨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宗旨为:面向我国国防建设对雷达技术的重大需求,面向本学科国际研究前沿,开展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等研究工作,为我国新雷达的研制生产提供适用的先进信号处理技术。 实验室-团队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行,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梯队。梯队中既有学术造诣很高的中科院院士,也有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还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等一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实验室现有各类人员4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高工11人,讲师、工程师及其他16人。中科院院士保铮教授是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总装备部专业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刘宏伟教授。实验室根据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科的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预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和“863”高技术项目等纵向课题;还有与有关厂、所合作的横向合作项目,许多科技成果已在雷达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40项,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 现有近450多名硕士生、130多名博士生和多名博士后在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实验室的教学活动与科研紧密结合,已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研究能力强,受到各界普遍好评。已培养博士生150名,硕士生780名。培养的博士生中有2人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百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实验室建立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一个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已初具规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