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至县盛池乡山泉观 |
释义 | 山泉观,原名山泉庵。位于盛池乡三碑垭村境内。因地处有山泉井而得名,又名山泉寺。据《中江县宗教志》载:“相传隋代创建山泉庵,后毁。明成化四年(1486)改建,清康熙三年(1664),维修扩建。”初为佛教寺庙,后改为道教场所。相传,此观为张天师徒孙传教之所。驻观道士多,香火旺。 共和国成立后,驻观道士尚有6人。1951年“减租退押”,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道士或还俗务农,或出外云游。庙产、田土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雇农耕种,庙房改为学校,部分分给雇农居住。神像全毁。1980年大殿撤作修乡人民会场和乡电影院之用。1993年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广大信众自发组建观管理委员会,捐资修复庙宇。1995年吕明清于青城山受三坛大戒,回观后,经县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并改庵为观。 山泉观地势平坦,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现有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楼、慈航殿、城隍殿、财神殿、药王殿、师爷殿等8个殿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塑有灵官、三清、玉皇、观音、城隍、财神、药王等神像共80余尊,其中石刻56尊。石刻观音座像,传有数百年历史,神像庄严自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生活区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厨房、斋堂、住房等生活设施齐备。 山泉观现有冠巾道士数人,皈依居士数千人,信众数百人。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有上百信众来观进行道教活动。 乐至盛池乡山泉观现任住持文至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