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戏 |
释义 | lè xì ㄌㄜˋ ㄒㄧˋ 乐戏(乐戏) 犹乐妓。指歌舞艺人。《史记·殷本纪》:“﹝ 帝纣 ﹞大冣乐戏於 沙丘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 游乐嬉戏。 明 李东阳 《明故光禄大夫周公神道碑铭》:“吏部请早视朝,勤听政,节侈费,省游幸,止贡献;而斥乐戏一事尤急,亦出公手。” 旧时,戏剧界有“一锣、二簧、三弦、四柳、五越、六梆”之说。锣戏排在诸剧之首,说明锣戏比其他剧种都早。 锣戏,在历史文献中也称“罗戏”、“猡戏”、“逻逻”等,在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在戏剧史上兴盛一时,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锣戏发源于何时、何地,又是怎样形成的,目前缺少文字记载。清代的一些有关文字资料,多是介绍演唱锣戏和禁唱锣戏的情况。如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879年)河阴(今郑州西)县令就禁演锣戏。锣戏老艺人说,锣戏起源于唐太宗时期,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编出的宫廷戏,因而锣戏也叫“乐戏”。古时,民间的敬神、还愿、庙会等都要唱锣戏。 据《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剧资料》一书记载,三代统治者禁演的剧种,以禁演锣戏为最早(公元1725年),这说明锣戏在中原地区较其他剧种影响更大,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两次下令禁演锣戏,对锣戏是沉重的打击。已故的锣戏老艺人张宝银曾经讲过,他13岁(1914年)学锣戏,当时河南有8个较大的专业锣戏团。 1953年,通许县大岗李乡赫庄村家家户户捐粮食,重建锣戏团,演员有30多人,农闲时演戏。赫庄锣戏团最兴盛的时期是1956年至1958年,演员达60人,在通许县周边的农村演出,一天三台戏,十天不重样,观众一两万人。1961年,国家文化部致函赫庄锣戏团说,锣戏是我国稀有剧种,要继承和发展。同年,当时的开封地区文化局、通许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到赫庄录音、收集锣戏资料,整理出锣戏的唱词、格律等。这些资料直到1981年才由河南省民间音乐协会刻印成《锣戏音乐资料》——这是目前研究锣戏的唯一资料。1990年以后,通许县朱庄、尉氏等地的锣戏班消失了,目前仅余通许县赫庄锣戏团。 锣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据通许县赫庄锣戏团的锣戏老艺人讲,他们可回忆出祖师“三伏”(艺名)会唱500多出锣戏。由于锣戏剧团的消失和一些老艺人的去世,到了1980年前后,锣戏剧目仅存100多出,能够演唱的有三四十出。 据通许县文化局工作人员陈维介绍,目前,通许县赫庄锣戏团有15名锣戏老艺人在世,最大的已经80多岁。他们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好,锣戏戏文、曲谱、表演等都是口授心传,老艺人的去世就是锣戏的消亡,因而抢救锣戏迫在眉睫。可喜的是,锣戏已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