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厄斑
释义

劳厄斑的发现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M.von 劳厄首先发现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现象 ,他用连续谱X射线照射单晶体 ,在晶体后放置感光片 ,发现感光片上出现许多分散的斑点,后人称为劳厄斑。

劳厄斑的原理

W.L.布拉格指出劳厄斑的产生是X射线衍射的结果 , 并给出了简单明了的解释。晶体可抽象成由格点组成的点阵结构,这些格点均分布在一系列互相平行的平面上,称点阵平面或晶面,一组平行晶面构成晶面族。考虑任一晶面族(见图),相邻两晶面的间距为d,X射线以掠入射角a(称布拉格角)入射时 ,在每个格点上产生衍射,就某一晶面来说,在镜反射方向有最强的衍射 ,但就整个晶面族而言 ,镜反射方向 (衍射角为2a) 上总的衍射强度取决于各晶面的反射波的相干叠加结果。干涉极大满足如下条件:

2dsina=kλ (式中k为整数;λ为波长)

劳厄斑发现的意义:

劳厄斑的发现促成了布拉格公式的发现 ,而布拉格公式是分析X射线衍射的基本公式 。从而发展出X射线衍射的运动学理论 ,以波动理论进行严格讨论的称动力学理论,这两种理论是研究X射线衍射(包括电子或中子衍射)的重要依据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