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捞饭店村 |
释义 | 简介捞饭也叫做捞面条,是我们北方人爱吃的一种主食。位于石龙区的捞饭店村的村名就和这种面食有关。 古时,捞饭店村因处于宛洛古道——三鸦路上而店铺林立,三鸦路是来往于南阳和洛阳最为便捷的道路。那时商贩运输货物用的是骡子、驴、马等牲口,因此捞饭店村里的店铺后院骡马成群,当时人们称这里为骡马店村,有“天下住不完的店”之称。 历史沿革说起骡马店村更名为现在的捞饭店村,还有一个故事呢!据传,一天,一位外地客商经过此地,中午吃的是捞面条,饭后店主为他端来了一碗面汤。这位客商说:“盛面汤干什么?我不渴。”店主回答:“我们这儿习惯饭后喝面汤,要不然会不舒服的。”“有这回事?我就不信这个邪。”“那你以后不舒服了可别怪我,不过你还可以来这里找我。”那位客商吃完饭就走了,回去后没多久,感到肚子不太舒服,也没多想,就在本地找了个大夫看,吃完药好了。可谁想,过几天肚子又不舒服了。这肚子不舒服的毛病隔段时间就要来一次,一病就是好几年,尽管看了不少大夫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这一天,他在肚子又不舒服时猛然想起了店主说的话,于是千里迢迢来到骡马店村,寻找那个自己吃过捞饭的饭店,可是当他赶到时,一下子傻了,眼前是一堆砖头瓦块。原来那店主搬走了,饭店也拆了。客商正在发愁时,过来一位老头对他说:“你是找这家饭店的主人吧!”“是的是的,你知道他搬哪里去了。”客商着急地说。“他搬哪里我也不知道,不过他临走时告诉我,有位外地人肯定要来找他,你就是那个外地人吧?”“是呀是呀!”“那你跟我来吧!”客商随着老头来到家里,老头取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一些白色粉末,老头把这些白色粉末倒在碗里,用开水冲好。说道:“这就是你要找的东西,那一天你没有喝的面汤,把它喝下去,你的病就会好了。”客商喝完面汤,立时感觉好了很多,没过多久,他的病竟彻底好了。这个故事传开后,骡马店村就更名为如今的捞饭店村了。一直到现在,那里还有吃罢面条喝汤的习惯。 经济建设捞饭店村村民看准村边一荒废坑塘,开发6亩鱼塘,办起了综合养殖场,建成塘内养鱼,堤边种树,堤上养猪的立体生态养殖示范园,当年收益可观。区政府抓住这一典型宣传,掀起了“三荒”建设开发热潮,一时间,全区“三荒”成为当地农民的抢手货两年来,相继开发荒山3000余亩,荒坡地300亩,荒废坑塘30亩,建成了刘庄生态经济林,黑渔山银杏基地和花果山风景林基地,富了一方群众,恢复了当地生态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